应用微生物改良法测定红细胞叶酸探究.docVIP

应用微生物改良法测定红细胞叶酸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微生物改良法测定红细胞叶酸探究

应用微生物改良法测定红细胞叶酸探究  【关键词】 红细胞叶酸 摘 要 目的:研究微生物改良法测定红细胞叶酸(RCF)的可靠性。方法:用本方法检测不同疾病患者100例和健康自愿者50例的红细胞叶酸含量。对高、低两个质控标准的精密度、稳定性及实验相关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本方法化学性能的评价表明:批内变异系数为2.228%和3.620%,批间变异系数为5.12%和7.51%。各厂家的试剂相关性良好(r=0.9544,n=50)。50名健康自愿者测定结果表明RCF的正常参考值为586.3±69.6ng/mL。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且操作简便,实验条件简单,适宜于推广。 关键词 红细胞叶酸;微生物改良法;巨幼细胞贫血 血液中的叶酸水平异常偏低,除与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有关外,还与胎儿神经管缺陷有关,引起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影响血管功能和增加卒中危险。因而血液中的叶酸水平的检测受到高度重视。测定叶酸的方法基本上是微生物改良法和竞争结合两类,我们用微生物改良法对红细胞叶酸(RCF)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制备:购买耐氯霉素乳酸菌(NCIMB10463)冻干菌株。将冻干的菌株悬浮于5mL保养液37℃孵育18h后;混匀取1滴加入新的5mL保养液,37℃孵育18h(该菌株可以在-4℃保存2W,用于菌株的繁殖)后;混匀取0.5mL加入5mL保养液,37℃孵育6h后;用生理盐水清洗5次,最后用5mL生理盐水悬浮(简称清洗后6h菌株)。 1.1.2 测量液:按培养基2.35g,氯霉素0.02g,V-C0.1g,Tween-80(1∶10稀释)0.1mL,去离子水100mL的比例配制,以5mL为单位分装。 1.1.3 保养液:每升测量液中加标准叶酸10mL,按5mL/支分装于无菌带塞试管,置-20℃可保存1年。标准叶酸浓度:10ng/mL。    1.3 测定样本 ①定值高值质控标准=2.252ng/mL,低值质控标准=1.761ng/mL;分装后于-70℃保存,保证质控标准只冻融1次。②病人标本,不同疾病患者100例及健康自愿者50例,年龄25岁~40岁。所有标本均空腹,采肘静脉血2mL~3mL,置EDTA干燥管内,按1∶10比例稀释在1%的V-C液中(称V-C血)于-20℃贮存。 2 微生物测定法 2.1. 按表1和表2操作配制孵育试管。表1 标准曲线管孵育前配制表2 红细胞叶酸标本孵育前配制 2.2. 上述试管在37℃孵育18h后,摇匀,用721-分光光度计(在波长λ=660mm处)比浊。以叶酸浓度为横轴,以光密度值(OD值)为纵轴做出标准曲线。试管1和试管2的OD值首先扣除同浓度空白对照管的OD值,然后由标准曲线查出该试管的叶酸值,标本的V-C血RCF(ng/mL)=(试管1叶酸值×0.04+试管2叶酸值×0.02)/2。标本的红细胞叶酸值(RCF)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RCF(ng/mL)=[(V-C血RCF×10)/红细胞压积]ng/mL。 3 结果 3.1 精密度实验 取高、低值质控血清,平行测定20次,计算批内CV,低值血清CV=2.228%,高值血清CV=3.620%。连续测20d,计算批间CV,低值血清CV=5.12%,高值血清CV=7.51%。    3.2 稳定性实验 按照菌株制备方法将冻干的菌株打开后,测定并绘制标准曲线图,测定高值、低值质控的RCF值;同时用保养液使菌株长期保存。并分别在第3d、7d、14d、20d、30d、50d、75d、100d使用保养液的菌株绘制标准曲线图,测定高值、低值质控的RCF值。高值质控的CV=5.18%、低值质控的CV=3.03%。   3.3 相关实验 取50份标本同时用本法与美国DPC公司提供的进口的叶酸(固相非煮沸双相计数)放免试剂盒对RCF进行测定,相关系数r=0.9544。 3.4 正常参考值 选取50名年龄在25岁~40岁健康人标本用本方法进行红细胞叶酸测定,用平均值±两个标准差的方法进行统计计算正常参考值,测定结果表明RCF的正常参考值为(586.3±69.6)ng/mL。 4 讨论 叶酸在体内代谢极为重要的单碳转运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血液中的叶酸缺乏除与巨幼细胞贫血有关外,还与胎儿神经管缺陷有关,引起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 ,可影响血管功能和增加卒中危险 [2,3] 。由于红细胞内所含叶酸浓度比血清所含 叶酸浓度高10倍~20倍,因而红细胞叶酸比血清 叶酸更能代表组织内叶酸水平,当组织内叶酸水平已经缺乏,但尚未出现巨幼细胞贫血时,红细胞叶酸的测定对叶酸缺乏作出的决定更有价值 [4] ;而且血清叶酸的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炎症、肝病、肿瘤等 [5] 。因此虽然血清叶酸降低代表早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