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循证护理在儿科发热患者中应用
循证护理在儿科发热患者中应用
【摘要】 笔者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护理,发现并提出问题,查询最佳证据并验证相关资料,再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儿实施护理干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发热 降温
[Abstract] We applied evidence based nur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discovered and asked questions,inquired about the best evidence and confirmed related datum,then formulated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ga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children,thus enhanced patient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nursing.
[Key words] evidence based nursing;fever;cooling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 就是遵循证据的护理学,是指护理人员审慎、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原则,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护理措施,为患者实施有效又最佳的护理。其核心是以最佳证据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发热是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为了在发热护理中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笔者从2006年起将循证护理运用到发热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发现并提出问题
通过召开工休座谈会和满意度调查,收集并分析家属反馈意见,发现工作中存在两个常见问题:(1)家属认为测量体温(特别是肛温)会干扰患儿休息,不利于疾病恢复。(2)服用退热药半小时后复测体温下降不明显,家属不满意。针对患儿及家属的意见,结合临床工作中出现的疑惑,提出以下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1)腋温与肛温的相关性如何?其差异值为多少?(2)对于感染性发热,哪种降温措施效果最佳?(3)运用不同的降温措施后何时显效?
2 查询
最佳证据并验证相关资料分别以“发热”、“体温”、“退热”等关键词从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上共查询得相关文献89篇,依据论文的科学性,结合我们工作实践和患儿实际情况,评价文献,最后得出结论。
3 护理干预
3.1 关于腋温与肛温的相关性及其差异值 临床上一直以来执行的标准是腋温比口温低0.3 ℃~0.5 ℃,而肛温比口温高0.3 ℃~0.5 ℃,按此推理腋温比肛温低0.6 ℃~1.0 ℃。吕小玲等对175例新生儿调查得出其腋下温度(36.74±0.52) ℃,肛门温度(37.02±0.44 ) ℃。李荷君通过对100例新生儿调查显示,按正规操作,新生儿肛温与腋温差异无显著性。而吴德杏对997例婴幼儿采用自身对照法同时测量肛温和腋温,依据肛温高低显示,高热时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19±0.13) ℃;中等热时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33±0.12) ℃;低热时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44±0.16) ℃;不发热者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54±0.12) ℃。通过笔者临床实践证实,当外界温度在25 ℃以上、患儿高热时,肛温与腋温相差在0.3 ℃以下;低至中等热时,相差在0.3 ℃~0.5 ℃。而如果外界温度在25 ℃以下时,体表温度较低,加上穿衣多,影响上肢夹紧形成密闭腋腔,致使肛温与腋温相差较大且不固定。对此,笔者在临床上采取以下措施:(1)调节中央空调,保持室温在25 ℃左右。(2)与家属沟通,讲解测量肛温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配合。(3)灵活采取不同的测温方法。患儿睡觉时,穿衣较少,为避免刺激患儿,预测腋温,根据体温越高差值越小的原则,酌情加0.3 ℃~0.5 ℃。而当患儿清醒时,上肢不停活动,难以固定,则尽量说服其测量肛温。
3.2 关于选择感染性发热的最佳退热方法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发热多为细菌、病毒等外源性致热原引起的感染性发热。临床上退热方法一般分为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韩丽沙等认为物理降温机制不符合感染性发热的病理机制,增加患者能量消耗,易引起寒战反应,降温幅度也较小(平均0.26 ℃)并且擦浴操作干扰患者休息,增加患者不适,也增加护理工作量。但张鸿敏等认为擦浴降温的作用虽然不够持久,但在短时间内不失为效果明显的快速降温措施(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体系文修订培训.ppt VIP
- 2023年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合集(23个)(内含全套表格).docx VIP
- 黑布林阅读初三10《矮个成长记》中文版.pdf
- 遗传超声学与产前筛查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高校物业 重大活动服务规范.pdf
- 人教版2025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章节重点梳理 第18章 平行四边形(4个知识点+11类题型突破).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材料焊接性(南昌航空大学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docx VIP
- 2024年无感线绕电阻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