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在骨科中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创技术在骨科中应用

微创技术在骨科中应用  【关键词】微创技术 骨科 外科手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祛除病灶的同时,亦必然对身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希望以最小的手术损伤获取最好的治疗效果。医生和病人对这一希望的追求导致了外科微创理念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微创理念的贯彻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手术的微创化是现代外科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拟对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目前,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主要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创伤骨科三个领域。 1微创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 1.1关节镜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70年代引进我国,此后便逐步开展了关节镜下手术。关节镜是骨科最早使用的微创技术,它不但已经从初创时单纯的膝关节扩展到肩、肘、腕、髋、踝甚至指间关节,而且还从简单的处理半月板损伤和滑膜疾病发展到半月板移植,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和软骨缺损移植,而且有报道用于关节外的手术,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狭窄性腱鞘炎和某些良性肿瘤、骨囊肿、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等的手术治疗。另外,随着汽化刀、电弧刀等精确切割设备的出现,关节镜手术的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也明显提高。关节镜用于治疗关节内骨折,使关节骨端骨折的复位更接近解剖,而且使切口更小,对骨折断端血供破坏更小,患者的康复更快。 1.2微创关节置换手术:微创全髋置换术与全膝置换术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是最近几年关节外科最新发展的技术,目前有两种方法:单切口技术与双切口技术。单切口技术采用常规的改良外侧入路或后入路,仅需8~10cm的手术切口,通过特殊设计的拉钩、臼锉等器械,减少对髋关节周围正常组织的解剖。两切口技术通过其中1个切口植入股骨假体,另外1个切口植入髋臼假体,手术过程需要C臂X线机监视。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具有以下优点:周围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两切口手术24h后患者即能出院。20世纪90年代后期,Repicci和Eberle等倡导通过有限的外科显露进行单髁置换,然后随着技术与器械的不断改进,微创单髁置换对于单间隙病变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也为微创全膝置换奠定了基础。微创关节置换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影像导航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与推广,将来会有良好的发展。 2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目前微创脊柱外科主要包括两大类:经皮穿刺技术和内窥镜辅助的技术。 2.1经皮穿刺技术(percutaneoussurgicaltechnique) 该类技术主要有:酶溶解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经皮腰椎间盘减压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经皮椎间盘内电热减压术、射频技术、经皮椎间盘超氧消融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等。 2.2内窥镜辅助下的脊柱外科手术 2.2.1内窥镜辅助下的颈、腰椎间盘切除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及其高精度器械的出现,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PLD)与内窥镜相结合,通过内窥镜直视下进行椎间盘摘除术(Arthroscopicmicrodiscectomy,AMD)开始应用于临床。90年代以来,Kambin等开展了该技术。在X射线定位下,在椎间盘后外侧“工作三角区”内置入5mm左右的工作套管,结合改良的关节镜在光源纤维摄像系统和监视器的帮助下,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如患者选择适当,优良率可达85%。Foley和Smith在1997年开展了经椎板间隙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ydiscectomy,MED),其手术途径是与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和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相同的后方入路。用直径16mm的工作通道经骶棘肌到达椎板间隙,在内窥镜帮助下,作椎间盘切除。可直视下切除突出或脱出的间盘组织,并可作同侧的侧隐窝和神经根管减压。其手术适应证为侧方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伴有或不伴同侧隐窝狭窄。禁忌证为曾行髓核化学融核术者、有开放手术史者以及有中央型突出、腰椎狭窄者。文献报道该手术优良率为92.1%~97%,较开放手术为优,且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及住院时间短。 2.2.2脊柱镜下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治疗 2005年董杨等报道应用椎间盘镜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用椎间盘镜显露进钉点,优点是:①切口小,仅4个1.5cm的切口。②损伤小,出血仅约50~80ml。③进钉点暴露清楚,准确性高。④术后恢复快。但有其适应症:①脊柱的不稳定性骨折。②无明显神经症状的骨折。③CT或MRI显示脊髓无明显受压不必进行全椎板减压或侧前方减压。 3个条件缺一不可。 2.2.3胸腔镜辅助下的脊柱外科手术  1995年Regan和Mark等报道了应用电视胸腔镜下微创技术进行了脊柱畸形的治疗,包括胸椎间盘切除松解、椎体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以及前路矫形内固定等。Anand等最近报道临床100例经过胸腔镜辅助下治疗胸椎间盘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