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8月6一8日两课时文言文高频词积累——常见官职
文言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高频词积累 高 考 2017年8月6-8日 2课时 文言文备考高频词——常见官职 课堂学习目标: 1、熟悉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职名称 2、完成文言文化常识关于官职的题目辨析,加深对文言阅读常见官职的理解 3、评讲课后练习,巩固官职类词语的识记理解。 官职类高频词积累运用方法 在阅读每一篇文言文时,圈划出每一个官职名,如果遇上没见过的官职名,就要查阅资料了解。消除官职名造成的文言文阅读难度。 高 考 文言文备考高频词——常见官职 课后练习: 1、找出练习册第 13-14 页中2015年与2014年全国Ⅰ卷两篇文言文的官职名并翻译相应句子。 2、熟悉练习册配套小册子第 83-86 页的常见古代管理部门及职能 2017年8月6-8日 2课时 大致来说,中国古代官职分为以下三类 三省六部制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又称内史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至隋,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三省六部制 三省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 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同一时期宰相人数最多可达十余人,可能会有一个地位最高的宰相,可称为首相。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 六部主要官职(由大到小):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 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 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 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地模拟题已考过的官职类文化常识题辨析 1、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判断:正确! 2、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 判断:正确! 各地模拟题已考过的官职类文化常识题辨析 3、“尚书省”是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判断:正确! 4、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判断:正确!(2016年全国1卷真题) 各地模拟题已考过的官职类文化常识题辨析 5、兵部尚书,主要负责兵部的文秘工作,兼有参谋职能,但是没有实权。 判断:错误!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 6、“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判断:正确! 各地模拟题已考过的官职类文化常识题辨析 7、“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判断:错误!礼部掌管科举取士 8、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判断:错误!户籍应该是由户部掌管 9、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判断:错误!礼部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 常见的古代官职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御史大夫】权利仅次于丞相 【三司】: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指三公,即太尉(大司马)、司徒、司空。 常见的古代官职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 【郎中】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各地模拟题已考过的官职类文化常识题辨析 10、“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判断:正确! 11、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判断:正确! 各地模拟题已考过的官职类文化常识题辨析 13、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阉人,内官,内臣等。 判断:正确! 12、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 判断: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案(2023春.pdf VIP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案.pdf VIP
- 一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个案.docx VIP
-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大单元教学方案与反思.docx VIP
- 甘肃《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消耗量定额》.pdf
- 高中英语1.5万考点.pptx VIP
- 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全单元课件.pptx VIP
- CFMOTO春风动力450SR S CF400-9(6AQV-380101-3000-11 CN233)摩托车使用手册.pdf
- 水电站砂石系统施工组织设计(221页).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复习必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