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四诗人诗中的民俗风情pdf.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四诗人诗中的民俗风情pdf

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19 卷 第 1 期 JOURNAL OF FUZHOU TEACHE RS COLLEGE Vol.19 No.1   1999 年3 月 (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R. 1999 唐四诗人诗中的民俗风情 吴在庆   摘要 唐诗中记 了极为丰富多彩的各地区、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是研究民俗风情的珍贵 资料。本文择取陈元光、岑参、刘禹锡、柳宗元等四位诗人有关民俗风情的诗歌描写,展现了唐 代某些地区的祀鬼神、节日、狩猎、刀耕火种、采菱等活动, 以及传说故事、婚恋习俗、“异服殊 音”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从中可借以窥见唐诗中所蕴含着民俗风情的宝藏。 关键词 民俗风情 祭祀 畲田 采菱 竹枝词   唐代诗人因旅游觅仕,仕宦迁谪,或从军出塞 诗云:“君书问风俗, 此地接炎州。淫祀多青鬼,居 守边,足迹踏遍中华大地, 饱览了名山大川,也历 人少白头。”在古代, 祭祀是很能表现某地风俗的 尽了荒山野水,感受着异地他乡的民俗风情。以 活动, 故诗人们很敏锐地从祭祀中感受着一地的 此在其诗中记录与描绘了各地异彩纷呈的民俗风 习俗与传统。此处刘禹锡对朗州风俗最深的感受 情。面对如此丰富的记录着民俗风情的唐诗宝 即是祭祀之多, 而所祭多为“青鬼”, 居民年寿短 藏,我们不可能在此文中加以全面介绍,仅选择初 暂,少有活至白头者。这一记述正与史实相符合。 唐的陈元光、盛唐的岑参、中唐的柳宗元、进入晚 《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即记仁杰“充江南巡抚 唐的刘禹锡等四诗人以概述其诗中所展现的民俗 使。吴、楚之俗多淫祠,仁杰奏毁一千七百所。”同 风情。当然,这四位诗人所涉历的地区有限, 而且 上书卷160。《刘禹锡传》亦记禹锡“贬朗州司马。 此处所述的仅是其中的朗、柳、连、夔等州, 以及西 地居西南夷, 土风僻陋, 举目殊俗。 ……蛮俗好 北的边塞、东南的闽中等地区而已,远非全面。我 巫,每淫祠鼓舞, 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 仅想借此让读者稍微领略唐诗中所蕴含着的民俗 乃依骚人之作, 为新辞以教巫祝。”其《蛮子歌》是 风情之一斑而已。 一首描写朗州蛮夷俚俗风貌的诗章: 一   蛮语钅句车舟音, 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 中华地广, 民族众多, 因此各地各族存在着异 鼠, 时节祠盘瓠。忽逢乘马客,忄兄若惊 顾。 彩纷呈的民俗风情, 表现着我们古老国家的瑰丽 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色彩。这不仅在外国人眼中如此, 即对于上述四 诗中不仅描写蛮夷“钅句车舟”之语音, “斑斓”之衣 位熟悉中原习俗的诗人来说, 当他们一踏进边远 服,还述及其用烟火熏狸, 掘地捕捉沙鼠, 见生人 的朔漠边陲, 进入当时尚较荒僻的今湖南、广西、 即惊慌攀山越岭躲避的习性, 而且也写及与蛮夷 广东、福建及巴蜀地区时,异乡的奇特神秘的习俗 一族有重要关系的“祠盘瓠”的传统风俗。据《搜 民情也同样使他们欣异惊奇而咏歌之。如刘禹锡 神记》卷1 , 盘瓠乃高辛氏时从一老妇耳中挑 自长安贬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后,友人询 出的一条顶虫所化之犬,“其文五色, 因名盘瓠”。 问其地风俗, 他遂作《南中书来》(见中华书局版 其时戎吴数侵边境,“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吴将军首 《刘禹锡集》卷38, 下引其诗均见此集,仅标诗题) 者,购金千斤, 封邑万户, 又赐以少女。后盘瓠衔   收稿日期:19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