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涉台官式文书析要-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图书馆.PDF

清代涉台官式文书析要-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图书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涉台官式文书析要-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图书馆

第 35 卷第 5 期 ( ) Vol. 35 , No. 5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年 9 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ep. 2005 清代涉台官式文书析要 王冠玺 (浙江大学 法律系 , 浙江 杭州 310028) [摘  要] 《宫中档》主要为清代皇帝的御批奏折及军机大臣奉旨代批的奏折及其附件,清朝的各式 要务及决策均载于档内。观乎奏折即能看出 ,清初三朝为帝国盛世 ,皇帝们施政宽严并济 ,对地方利弊 了若指掌;议事思虑缜密 ,并且处置明快 ;大臣们亦多能勤勉任事。透过对清代涉台官式文书的研究 ,可 见清代对台的关注与治理方略 ,并认识海峡两岸间不可分割的一体性关系。 [ 关键词] 清代官式文书 ; 台湾史; 折子 ; 奏折 ; 奏本 ; 题本 ( ) [ 中图分类号] D922. 05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 - 942X 2005 05 - 0059 - 09 清代宫中档案所涉内容十分广泛 ,观乎台北故宫所收藏的《宫中档》、《军机处档》、《清史馆档》、 《内阁部院档》、《雍正朱批谕旨》等史料可知,举凡清朝对国家的政治、军事、法律、经济、文化等要务 ( 的决策与终极处置均载于档内。清代的官式文书均有定制 ,不但名称繁复 如 :朱谕、谕旨、诏书、奏 ) ( ) 片等 ,行文亦有特定的规矩 如 : 明发上谕、廷寄、传谕等 。例如 ,“谕旨”是皇帝发布日常政令的载 体总称 ,具有行政与法律上的双重意义 ;广义而言 ,谕旨中所言 ,尽皆法律也。通过对清代涉台官式 ① 文书的研究 ,既可认识当时的规章制度 ,亦可了解海峡两岸间源远流长的关系 。 一、清代官式文书之源流及其释义 台北故宫现存的《宫中档》,主要为清代皇帝亲手御批及军机大臣奉旨代批的满汉文奏折及其 ( ) ( ) 附件。所谓奏折 ,即臣工进呈君主的报告。清初本章 ,沿袭明代旧制 ,公题 题本 私奏 奏本 ,相辅 ( ) ( ) 而行。各省总督、巡抚、顺天等府尹及盛京 沈阳 五部 无吏部 本章 ,均由通政使司转送内阁 ,称为 “通本”;京内各部院府寺监衙门本章 ,附于六部之后 ,径送内阁 ,则称为“部本”。上述两者皆先经内 阁大学士拟写票签 ,或双签 ,或数签 ,兼书满汉文字 ,进呈御览 , 以候钦定。标签各有成规,或拟“该 部知道”、“知道了”,或书“依议”等字样。皇上可如所拟而择一签 ,亦可朱笔改定 ,另降谕旨。 ② “题本”与“奏本”均须投递通政司转呈,但奏本有时亦有不经通政司而径行至御前的密奏 。 [ 收稿日期] 2004 - 12 - 01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