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婚姻立法史 历 史语言文学.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编 中国古代 的婚姻家庭制度和 中国近代婚姻家庭制度 的改革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一 章 中国古代婚姻家庭 制度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婚姻家庭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类型 一、婚姻家庭制度 的概念 在 中国古代文献 中,“婚姻”亦称作“昏姻”。东汉郑玄注本 《礼 记 经解》注称:“婿 曰昏,妻 曰姻”。《礼记 昏义》称:“昏姻之道,谓 嫁娶之礼”。又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 以事宗庙 ,而下 以继 后世也”。这就是说,婚姻是夫妻结合之礼,目的在 于合二姓之好, 以敬祖宗延后代。 用现代 的术语讲,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这种结合 形成 了被社会制度所确认 的夫妻关系 。从法学领域讲 ,婚姻就是 男女双方 以永久共 同生活为 目的,以夫妻 的权利和义务为 内容的 结合。家庭 ,是 以婚姻、血缘和法律 拟制所产生 的,以共 同经济为 纽带而组成的亲属 团体和生活单位 ,其性质和范围也是为当时社 会制度所 决定 的。从法学领域讲,家庭就是共 同生活 的、其成员之 间互享法 定权利、互负法定义务 的亲属 团体。可见,婚姻和家庭是 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社会关系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家 庭是婚姻成立 的结果 。婚姻双方构成最初 的家庭关系,由此又产 第 4 页 生 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婚姻家庭 法,是指规定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夫妻父母子女和其 他特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婚姻家庭包括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所谓 自然属 性,是指婚姻家庭赖 以形成 的自然条件 。男女两性的差别和人类 的性的本能,是婚姻结合的生理上的基础 。通过生育而实现的人 的繁衍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联系,是家庭这一亲属团体的生物 学上的特征 。如果没有这些 自然条件,婚姻家庭便无从产生 。因 此 ,对婚姻家庭 自然属性应予以足够重视 。违背人类在生理学和 生物学上的某些 自然规律,便会受到它的惩罚,如 自然选择的作 用在逐步要求排斥近亲通婚 。恩格斯在 《家庭,私有制和 国家起 源》中论及血缘群婚为普那路亚婚所代替时,指 出: “凡近亲繁 殖因这一进步而受到限制的部落,其发展一定要 比那些依然把兄 弟姊妹婚姻当作惯例和义务 的部落更加迅速,更加完全。” 这就 是摩 尔根 所 说 的 “自然 选择 原 则是在 怎样 发 生作 用 的最好说 明。” 因此,反映在各 国的婚姻家庭立法上,都要考虑这种 自然属 性 的要求,如结婚要达到一定年龄,规定禁止结婚 的血亲关系和疾 病 ,等等。 但 是 ,婚姻家 庭 不是 自然 的产物,而是社会 的产物。因此,婚 姻家庭 的本质 ,只能决定于它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关系特定形 式的婚姻家庭,是由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而形成的。 婚姻家庭 中的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是 同一定社会 的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由于两性结合和血缘联 系是普遍存在于一切高等的或较高等的动物之中的,所 以不能夸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人 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 第 5 页 大 自然属性对婚姻家庭 的作用,而应强调婚姻家庭则是人类特有 的社会现象,即认清其社会性才是人类 的根本属性。当劳动使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