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区北川县城魏家沟暴雨泥石流灾害调查分析.pdfVIP

汶川震区北川县城魏家沟暴雨泥石流灾害调查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汶川震区北川县城魏家沟暴雨泥石流灾害调查分析.pdf

VoL 27卷第5期625—630页 山地学报 27,No.5pp625—630 OF MOUNTAINSCIENCE 2009年9月 JOURNAL SepL,2009 文章编号:1008—2786一(2009)5—625—06 汶川震区北川县城魏家沟暴雨泥石流灾害调查分析 唐JII,铁永波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网jlI成都610059) 摘要:2008—09—24强降雨过程导致汶川震区:ll:)ll县城魏家沟泥石流暴发,对老北川县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由于这场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汶川地震高烈度区,是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研究其形成与成灾过程,对于进 一步认识强震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现场调查和高分辨率航空图像解译,分析了魏家沟泥石流 流域特征,特别是地震条件下的泥石流物源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泥石流起动过程和堆积过程。魏家沟泥石流 典型实例表明了汶川震区泥石流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因此,应该开展对汶JlI地震区的泥石流风险评估和监 测、早期预警等研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关键词:泥石流;暴雨;汶川地震;起动过程;北川县城 中图分类号1P642.23 文献标识码:A 四川5.12汶JlI地震重灾区的北川县、平武县等 地于2008一09—24日遭遇20a一遇暴雨袭击。在 I 流域特征 强暴雨作用下,灾区多处河水暴涨,淹没了大片农 田、板房安置区,冲毁公路、桥梁,特别严重的是诱发 魏家沟位于北川县曲山镇南西侧任家坪村,湔 了区域性泥石流灾害。这主要是由于该区域地质环 江右岸,沟口地理坐标为104026’27”E,3l048’48”N, 境原本就十分脆弱,加之受到5.12汶川大地震的影 距老县城450m。流域地貌属侵蚀构造中山,地形 760 响,在坡面和沟谷中形成了大量松散物质,一旦遭遇 陡峻。魏家沟泥石流源头最高海拔1 m,沟口高 040 暴雨过程,就极易诱发泥石流灾害。据不完全调查 程700m,相对高度1 Ill,沟口以上的流域面积 统计,这次9.24泥石流灾害导致了42人死亡、失约1.54km2,主沟长2.3km。流域在构造上属龙门 踪,由于通往乡村道路几乎全毁,使4000多人被围 山前山与后山交界地带,紧邻5.12大地震的主发震 困山里,同时泥石流还对地震居民安置区构成严重 断裂:映秀一北川断裂的上盘,地震中该断裂发生了 威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位于原:l[JlI县城附近的魏较为显著的右旋逆冲破坏,使坐落在它上面的:ll:JlI 家沟(又称西山坡沟)及其相邻的苏家沟暴发的大 县城震害相当大,是较为典型的构造不稳定区域。 规模泥石流。泥石流冲入县城,致使老县城几乎全 映秀一北川断裂断面倾向北西,倾角600~700,为 部被淤埋,同时也破坏了多处:ll:Jll县城地震遗址,给寒武系的砂岩逆冲于泥盆系乃至石炭系之上。区内 纪念馆的建设及地震遗址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下统清平组灰黄色砂质页 本文根据对:It:Jll老县城魏家沟泥石流灾害现场调岩、粉砂岩,薄层砂岩;其地层产状:330。/_540,倾向 查,分析了泥石流灾害特征、成灾原因和成灾过程, 坡内,坡角一般在250~300间。 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流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