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气虚血瘀阴伤是高脂血症终极病机.docVIP

试论气虚血瘀阴伤是高脂血症终极病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气虚血瘀阴伤是高脂血症终极病机

试论气虚血瘀阴伤是高脂血症终极病机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症之一,高脂血症是指:胆固醇(TC)≥6.5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1.54 mmol/L[1],由于大部分脂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转全身,故高脂血症常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事业的进步,我国疾病谱和致死致残病种发生了重大变化,45岁以上人群中血脂增高者达57%,60岁以上者17%[2]。 1 高脂血症的主要并发症 高脂血症及其引起的并发症的危险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广泛的重视,也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高脂血症的潜在危险包括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及总死亡率等多种健康结局的评价。 高脂血症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见于遗传性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继发性多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脂肪肝、痛风等症。 2 体内参与脂蛋白代谢的主要因素 载脂蛋白:主要的载脂蛋白有A、B、C、D、E、F等几十种。A又分为AⅠ、AⅡ、AⅢ、AⅣ等亚组,B又分为B48、B100,C又分为CⅠ、CⅡ、CⅢ亚组。 细胞脂蛋白受体:有LDL受体或apoB、E受体,apoE受体或乳糜微粒残粒受体,β-VDLD受体或乙酰LDL受体,清道夫受体,HDL和乙酰HDL受体。 脂蛋白代谢中主要的酶:脂蛋白脂酶(LPL)、肝脏三酰甘油酯酶(HL)、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换酶(LCAT)、脂质转运蛋白(LTP)或称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 3 中医古籍中关于高脂血症的描述 中医虽无“高脂血症”这一病名,但与其相关的论述并不少见。《灵枢-卫气失常》中曾把肥人分为脂人、膏人、肉人。《灵枢》曰:”脂者,其血清,气滑少”。 《灵枢-血络论》曰:“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其中“其血黑以浊”形象地说明了气血津液代谢失调,导致痰瘀胶结于血脉之中的状况,与现代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概念非常相近。 《生气通天论》中提出:“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提出了饮食不节,味过甘肥,损伤脾肾功能,影响肝胆疏泄,以致精汁不能泌输,而转化为痰浊,这与现代医学提出的高脂高糖饮食和脂代谢紊乱的病因学说是基本一致的。 《证治准绳-蓄血》首论污血:“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汤本求真》中亦有“污秽之血”之云。后人将污血定义为瘀血、蓄血,指水谷不化之痰湿、过盛入脉之浊气及瘀滞之血在脉中结聚而成,并不单指瘀血,亦含有脂质代谢紊乱的病理产物。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消瘅、仆击、偏桔……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顾松园《医镜》载:“消痹、扑击、偏枯痿厥、气逆喘满,肥贵人之膏梁之疾。” 4 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3]归纳、整理90年代以来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65篇文章,把其基本病机概括为痰浊凝聚注入血脉;脾失健运,肾精亏虚是导致痰瘀形成高脂血症的内在原因;嗜食肥甘厚味是化生痰浊,促成高脂血症的外在条件;痰瘀互结,沉积血府,脉道失柔是高脂血症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机体衰老的必然转归。 丁氏等[4]认为高脂血症的病机主要与肝、脾、肾有关;主要病位在血脉;病灶为本虚标实,其本为肝、脾、肾三脏的虚弱,其标为痰浊、瘀血内生;诱因为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绪失畅等。 5 高脂血症的终极病机是气虚阴伤血瘀 高脂血症主要与肝、脾、肾三脏有关,病性为本虚标实。治疗上有理脾、疏肝、益气、化痰、利湿、祛瘀、温补脾肾、滋补肝肾等法。本病中后期出现气虚、血瘀、阴伤共同存在的情形居多。 但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很少能发现系统阐释气虚、阴伤、血瘀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三者联合引起高脂血症的病机。同时也很少阐明益气、养阴、活血三法同用治疗高脂血症的原理。以下探讨高脂血症的病机殊途同归于气虚阴伤血瘀。 5.1 血瘀 《诸病源候论·诸痰候》指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 《明医杂著》言:“津液者,血之系,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 本病的病位在血脉,而兼及其他脏腑。高脂血症多为痰、浊、瘀阻于脉络而成。痰瘀互结,沉积血府,脉道失柔是高脂血症演变为心脑血管疾患的必然转归。淡浊膏脂伏于脉道,积久不去,妨碍气机,血行不畅,滞而为瘀,痰浊瘀血混结为患。 5.2 气虚 王清任《医林改错》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而留瘀。”周学海《读医随笔》亦谓:“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瘀血内停,亦能生痰致高脂血症。心主血脉,传输油脂,心气虚,则传输不利,脂凝血脉。 西医学认为造成血管内血流不畅或停滞的主要原因有三:即心脏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