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部分建构筑物的变形观测
上海部分建(构)筑物变形观测
一、沉降观测1.民用建筑物沉降观测
1954~1986年,市测绘处(及其前称)和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二大队等为积累地面沉降资料陆续对上海大厦、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锦江饭店等60幢市区大楼进行长期的沉降观测。例如,自1954年5月起,在新建无桩基的中苏友好大厦的工业馆、电影院、中央大厅地下室、大门门廊、东西翼、锅炉房等处布设沉降观测点。定期以Ⅱ等水准测量方法,从延安中路上的水准点将高程引测到各观测点,比较各观测点高程的变化值。到1986年9月止,算得上海工业展览馆中央大厅地下室的沉降量累计达1650毫米,年平均沉降量达51毫米。对一批在20世纪20~30年代建造有桩基的大楼如上海大厦、锦江饭店、国际饭店等的长期观测,年平均沉降量均在0.5毫米以下。市测绘处对所有观测结果均绘制了建筑物所在地的总平面图、建筑物立面图、剖面图、基础平面图、沉降曲线展开图、地基土的综合柱状图及物理力学性指标、荷重—沉降—时间曲线图、基础剖面图、水准点详图、稳定沉降量计算和各项变形指标汇总表等建筑物沉降综合图。
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市民用设计院)是长期从事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单位。自1975年1月~1992年8月,对84幢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平均每幢楼房观测6.24年,其中观测时间最短的是曲阳新村8号房(5层),仅4个月;最长的是上海体育馆,达17年9个月。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一般均作多年观测,如雁荡公寓(25层)5年,乌镇路7幢20层高层6~8年,上海宾馆(26层)9年,永兴路3幢20层高层11年等。沉降观测一般是在建筑物基础施工开始就着手进行。水准点的埋设深度通常与建筑物基础深度相同,如中百九店高层为桩基础,桩长28米,所设的2个水准点的埋设深度1个为28米,另1个为5米。高程和城市水准点联测。绘制有沉降展开图、沉降量和时间以及荷载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图、观测点布置图等。
自1989年6月起,上海勘察院(以下简称上勘院)对田林新村、曲阳新村、德州新村、潍坊新村、沪太新村、长风新村、泗塘新村、彭浦新村以及民星小区、工农小区等共201幢9~29层的楼房进行沉降观测。2.工业区及厂房沉降观测
宝钢地面沉降观测 1978年5月,上勘院根据宝钢施工和沉降观测需要,沿厂区外围布设Ⅱ等水准路线,并进行初值观测。线路总长30公里,组成2个环形,共有水准点23个,其中10个水准点利用上海市测绘处(以下简称市测绘处)埋设的标石。并以泰和路吴淞中学内Ⅰ等水准基岩标为起算点。
随着厂区建设的发展,水准点也逐年增多。1978年后,每年进行2次观测,1983年4月、9月和12月,分别进行了第12、13、14次观测,水准点数量亦增到60余个。到1985年5月第17次观测时,水准点已增到120个,这时水准点高程与第一次初测值比较,普遍下沉10毫米左右。1987年10月,宝钢工程管理处为掌握宝钢二期工程的地面变形情况及其规律,由上勘院承担第24次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控制网共有134个水准点,控制面积约20平方公里,均按Ⅱ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与第一次初测之差亦在10毫米左右。与第17次测量结果比较、一般不超过1毫米。
埋设的水准点分基岩标、分层标组,深埋标和浅埋标数种。1981年3月,宝钢厂区第一座325米测量基岩标Bo建成,起初稳定性较差,于第7次水准测量时,联入二等水准网内。1991年,宝钢为积累在临江地区软土地基上建设大型钢铁厂的地基处理资料,于1992年1~5月,在厂区内纬三路与焦十路交汇处,由上海环境地质站施工完成深420.17米的基岩标和5个分层标。1992年6~8月,在厂内纬一路与经四路交汇处,又完成深382.17米的基岩标和5个分层标。除基岩标外,还设置深60米的深桩标11个。
1995年6月上勘院进行第41次全厂Ⅱ等水准复测。共有基岩标、分层标、深桩标、沉降观测点和平面控制点共233点。施测线路总长81.99公里。以第41次和第24次观测比较,在江堤上的点约沉降100毫米左右,在纬一路上的点一般沉降80~110毫米,在纬三路上的点一般沉降30~50毫米。
上海石化总厂的工业设备沉降观测 1974年,上勘院为上海石化总厂进行工业设备沉降观测,在全厂范围共布设2000多个沉降观测点,自1974年10月~1979年9月,每隔半年左右以Ⅱ等水准测量一次,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500个点的历年重复测量高程较差,算得每次测量高差中误差为±0.61毫米。工业设备的沉降量,则随时间推移有所增加,乙烯车间的汽油精馏塔,至1979年4月第9次观测后的累计下沉量为14.5毫米。3.桥梁、立交桥沉降观测
1954~1958年,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勘测队(及其前称)对苏州河上的武宁路桥、长寿路桥、恒丰路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