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汉书·食货志》研读.ppt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 论 ■ 《汉书》虽为断代史,但其“食货志”却采用通史体例,记载了从上古至西汉末的经济史,体现出“断代”与“会通”相结合的编撰思想。 ■ 班固借鉴历史经验,以“理民之道地著为本”的思想,探讨了西汉所施行的财政、经济措施及其得失,论述了“食足货通”、食货二本、在重点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兼顾工商业的经济思想,体现出进步的史识。 彭州漢畫像磚 睢寧雙溝漢畫像石 綏德王得元墓漢畫像石 新都漢畫像磚 新都漢畫像磚 IV.班固经济思想解析 巫寶三《中國經濟思想史資料選輯(兩漢部分) 班固的經濟思想主要集中於《漢書》中的《食貨志》、《貨殖傳》等篇。 黄蕾:由《汉书·食货志》看两汉农业问题,《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从战国至秦再到西汉,农业税从十取其一到十五税一再到三十税一(至少理论上有过三十税一)变化。而十取其一的农业税是上古中国的常例。 “汉朝全盛时期耕地为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即八亿二千七百零五万三千六百亩;而当时人口是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如果按一个农民种一百亩田计算,全国分到足额耕地的农民为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人,“一夫挟五口”,则当时的农业人口有四千一百三十五万二千六百八十。这和当时全国人口相差一千八百二十四万二千二百九十八人。这一部分就是不与农业直接有关的人,换句话说,他们就是吃“商品粮”的人,这中间包括商人、手工业者、官吏、皇室成员、分封到各地的同姓诸侯,以及开国元勋的后代中仍保有爵位的人。这些人都得靠农业税(当时以粮食而不是货币的形式存在)来养活,工商业者可以购买,其他人就是政府分派。 当时的全国粮食总产量为十二亿四千零五十八万四百石。按上面说的人均年消费粮食十八石,则这部分“城镇人口”共需三亿二千八百三十六万一千二百二十石粮食。这样算起来,农民一年收获的粮食有四分之一多一点要交给政府,来养活非农业人口,这还不包括国家为了赈灾等应急措施而储备的粮食。此已经高于十取其一的税率。……如果说井田制下公田与农民总的耕地相比约为9.1%,接近于十分之一,符合“税谓公田什一”的说法的话,那么在实际操作中非农业人口需要依赖的粮食税则达到了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接近三分之一。 由此可见,……实行井田制,农民不但不能享受到比什一税稍低的税率的实惠,还要上缴更多的劳动所得。……这还只是把非农业人口的粮食需求降到吃饭的最低限度来分析,如果考虑到特权阶级(皇室贵族、诸侯等)要囤积大量粮食来积累财富,则农业税会更高。面对同样的被“剥削”程度即特权阶级额外的需求,显然农民宁可税率低些。……因此可以说,井田制几乎不可能在全国得到推广实行,它只是政治家的一种理想制度。 赵永春、赵燕:《论班固的经济思想》, 《吉林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 有人认为,班固的经济思想主要是崇尚“安贫乐道”。其实不然,班固既重视农业,又重视工商业,提出了“食货二本”的新思想,认为“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重视经济对国家盛衰的决定作用。他主张优先发展农业,工商业不能伤害农业,更不能靠不正当手段经商致富。主张国家要发挥对农工商的调控和管理职能,为防止经济领域的不正当活动,要对人民进行“贵谊贱利”等思想教育,以便把人们引到上下有等的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理想的社会秩序之中。 V.秦汉经济史重要研究文献 在《史记·平准书》中,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多种行业,并强调工商业对于发展经济、促进流通的巨大作用。而《汉书·食货志》称「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将农业缩小到只限于粮食种植的范围。   此后的史书,大体都依照《汉书》体例,在《食货志》中,记载农业、户口、赋税等情况,很少提及工商业。以《清史稿·食货志》为例,其项目为:食货一、户口、田制,食货二、赋役、仓库,食货三、漕运,食货四、盐法,食货五,钱法、茶法、矿政,食货六、征榷、会计。完全没有工商业的地位。 是故有学者称: “经济观念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后世中国人的经济行为。东汉之后,一直到明、清,到近代,中国国民生产,只剩下农业,抑制工商。而农业又缩窄其范围只限于粮食种植,国民经济的偏枯,达到极点﹗” III、《论积贮疏》与《论贵粟疏》研读 “奏疏”释义 “疏”为中国古代文书中的一种。因为上书陈述事情必须有条有理,因此“疏”即分条陈述、逐项记载之意。臣下对皇帝上书提建议叫“奏”,所以上书又称为“疏”或“奏疏”。 ■ 文帝时贾谊上《陈政事疏》之后,始有“上疏”、“奏事”的名称,而且开始注意文彩和辞藻。 ■《论积贮疏》与《论贵粟疏》为西汉前期两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贾谊与晁错所作,所论述的内容均涉及到封建王朝的立国之本——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应、鼓励以农兴利、巩固统治秩序,表达了重本(农)抑末(商)的经济思想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