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界和社会》导学案
《自然与社会》导学案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辨识
繁殖(zhí) 胚胎(pēi) 蠕虫(rú) 贮藏(zhù)
枞树(cōng) 枯竭(jié) 瘰疬症(luǒ) 荒谬(miù
二、词语释义
①妨碍:干扰、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②繁殖: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③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④缩影:比喻能代表同一类型特征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课堂互动探究
主题感悟
恩格斯在文中通过大量的事例论述了自然界与社会二者的辩证关系,雄辩地告诫人们对自然的胜利不一定就是好事,有时还会遭到自然的报复。这与今天的保护环境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技法借鉴
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较大较抽象的哲学问题,但是恩格斯却论述得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究其原因,就是运用了大量的事实论据。例如山羊、食虫植物、狐、蠕虫、毁灭森林、栽种马铃薯等等,这些事例增强了论证力,把道理论述得非常清楚。
文脉·探究
1.文章第一自然段论述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提示】 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作者以动物为例,论述了动物改变环境,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动物。从而提出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作者在论述时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并且用了大量事例来充分论述观点的正确性。
2.动物在消灭某一地带的植物时,与人有什么不同?
【提示】 动物不明白它们是在干什么,而人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腾出土地播种五谷,或者种植树木和葡萄,他们知道这样可以得出多倍的收获。从这一点上看,人与动物就有了本质的区别。事实上,动物消灭某一地带的植物主要是为了生存,而人却有了某种程度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消灭这些植物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收获,这种目的性是功利的,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的一种完美体现。
3.作者说:“动物是有能力作出有计划的,经过事先考虑的行动的。”那么动物与人又有怎样的区别?
【提示】作者认为,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4.如何理解“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请举例说明。
【名师点拨】 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征服后的所谓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这样或者那样的报复。例如希腊人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后来却变成了不毛之地。又如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也传播了瘰疬症。对矿山的过度开采,对煤炭无节制的挖掘,必然导致地震灾害。
5.从本文看,我们应如何理解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名师点拨】 人类社会源于自然界,又区别于自然界,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两者都有各自的个性、都有各自不同质的运动方式。自然界中的自然规律是一种盲目自发的力量起作用,根本不需要人的参与。如:四季轮换,天体运行,昼夜更替等等。而人类社会规律要通过认识、再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这个过程是人们有目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人类的生产实践,科学试验,生活实践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活动,人生的历史过程,就是追求自己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由此可见,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及其规律各有特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不能简单的归结为自然发展史。人类社会的诞生是一次巨大飞跃,具有独特的客观规律性。所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及其规律,不能等同,不能混淆,更不能代替。
同步测控
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1~3题。
春 风
林斤澜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习题2.doc
-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3.doc
-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习题4.doc
-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习题5.doc
- 《森林中的绅士》课件3.ppt
-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教案1.doc
-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教案2.doc
- 《森林中的绅士》课件2.ppt
- BT137S-600E,118;BT137S-800E,118;中文规格书,Datasheet资料.pdf
-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课件2.ppt
- 2023年防城港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汕尾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2023年盐城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有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连江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潼南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 2023年铜陵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 2023年玉林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舟山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 2023年运城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荆门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