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智的直觉」理论的内在矛盾与出路.PDFVIP

牟宗三「智的直觉」理论的内在矛盾与出路.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牟宗三「智的直觉」理论的内在矛盾与出路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四十期(民國九十九年十月),1-28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牟宗三「智的直覺」理論的內在矛盾與出路 陳清春∗ 摘 要 由於牟宗三的直覺理論繼承了康德(Immanuel Kant )直觀理論的感性 (Sinnlichkeit )與智性(Intellektuell )二分的理論前設以及康德智性直觀 (intellektuelle Anschauung )的非感性和創造性這兩個性質,使得其“智的 直覺"理論產生兩個內在矛盾:其一,道德感情和道德興趣的感性與智性的 矛盾;其二,本體的存在與創造的矛盾。於是,他在用直覺理論解釋中國傳 統儒釋道哲學時就陷入難以克服的困境。根據胡塞爾(Edmund Husserl )的 現象學直觀理論,感知(Wahrnehumung )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ät )事實上 已經取消了康德感性與智性的截然二分,而他關於感覺(Empfindung )與感 知的區分又為解決牟宗三“智的直覺"的內在矛盾提供了現象學的理論基 礎,即,感覺是與“智的直覺"意義相當的本體直觀方式,但由於感覺是 感性的和非創造性的,就避免了牟宗三的兩個理論矛盾,而感覺正是直觀 的本義。 關鍵詞:牟宗三、智的直覺、感覺、感知 ∗ 陳清春,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副教授。 投稿:98 年 11 月 1 日;修訂:99 年 1 月 18 日;接受刊登:99 年 3 月 8 日。 2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四十期 On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and Solution to Mou Zong-san’s “Intellectual Intuition” Qing-Chun Chen∗ Abstract Mou Zong-san’s “intellectual intuition” contains two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first,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tellect and sensibility regarding moral feeling; second,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being and creation of the thing-in-itself. These contradictions are caused by his acceptance of Kant’s theoretical assumption of a dichotomy between sensibility and intellect as well as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sensibility and creativity in Kant’s theory of intuition. In turn, this has led to unresolvable difficulties in Mou’s “intellectual intuition” reading of Chinese philosophy. While Husserl’s theory on the intentionality of perception resolved Kant’s dichotomy between sensibility and intellect, his distinction between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also provides a phenomenologically base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olving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文档评论(0)

zqianqxf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