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汽车LED电子转向灯的设计
汽车LED电子转向灯的设计
1、相关定义
1.1、电子杂志的概念和定义
,还有很多种名称:电子刊物、网络杂志、电子 期刊、数字杂志、数码杂志、多媒体杂志,狭义上讲,电子杂志就是借助PZP(peer to peer)的传输技术,融文字、图片、音乐、视频、flash等网络元素为一体的 极富视觉表现力的新媒体工具。从广义上来说,电子杂志大致有三种形式。第一 种是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传统杂志的数字版,这种数字版与杂志内容刻成光 盘其实并无二致;第二种是网络媒体的杂志化,定期以邮件列表的形式进行发布, 有基本的栏目架构;第三种就是目前以flash技术制作的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 与传统杂志相比具备了更多元的表现形式,并且省去了传统杂志巨大的纸张和印 刷成本。传播更为快捷互动,发行渠道更为多元化,受众体验更为全面立体,互 动性和超链接是电子杂志最为显著的特点。 一由不态全箭接 ee、.下二J沙j、口户n,JI嘴 一本名为《Slate》的电子杂志被评为2005年仅次于《华盛顿邮报))、《纽 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第四大媒体,这让众多坚信博客和维基会改变未来媒 体的人眼前一亮。而柳传志和施振荣联手向网络杂志发行门户Xp lus的注资,以及 凯雷出手千万美元投资Zcom,一夜之间让电子杂志这个并不新鲜的概念复苏了。 2005年12月,((S late》和((S alon》这两个电子杂志的鼻祖,世仇兼难兄难 弟分别迎来了它们的十周年庆典,尽管华尔街上的经济和媒体分析家们仍然和往 年一样在发布网络杂志撑不下去的高论,但它们倡导的精神和书写方式已经成为E 时代新媒体争相相仿的样本。 前美国《新共和》杂志的编辑迈克尔 金斯利在十年前创办((S late》时,他 的想法只不过是想在方兴未艾的网络空间里圈块地,以实现自己的传统新闻理想。 由于金斯利的背景,((S late》一开始就专注于阳春白雪的文化评论。在这里,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可以看到路易斯 莫南德探讨塞缪尔 贝克特的戏剧,或杰拉德 厄雷点评拉尔 夫 艾利森的小说。纽约评论界惊呼,以花边新闻和耸人听闻的满足低级趣味的 网络上,诞生了一本严肃到可以与《纽约书评》或者《新共和》相比的电子杂志。 不过在热闹了一阵以后,无论是金斯利还是创办《Salon》杂志的大卫 塔尔博特 都尴尬地发现自己以往的从业经验在这里不管用了,两本杂志都有了一个不大、 相对固定的读者群,然而却无法再向前一步,前《Slate》杂志文化编辑茱迪 舒 尔维茨一语中的:”在这里,任何人都没有耐心阅读长篇大论。” 为了赢得这场”眼球争夺战”,两本电子杂志不得不向公众的趣味做一点妥 协,终于在1998年9月,《Salon》打了一场翻身仗,成功地披露出众议院司法 委员会主席亨利 海德自1965年开始和一位有夫之妇发生过长达5年的婚外恋的 内幕,这份报告立刻使网站获得了每分钟近千次的点击,甚至使技术副总裁查 德 迪克森和手下的技术人员不得不每隔几小时重启一次服务器。相对之下, ((S late》的春天来得稍微晚一些,”9 11”事件使它长年坚持的政治文化评论 在一夜之间大受欢迎,著名数字媒体调查公司Media Metrix估算,从2001年9 月至2002年1月,(( Slate》的注册用户从220万暴涨至420万,使它从读者数 目上可以与《时代》周刊或者《华盛顿邮报》平起平坐。借着这股东风,自2002 年4月起担任总编的雅各布 维斯伯格在招牌性的新闻分析外,不失时机地添加 了运动、旅游、美食、科技等多元内容,终于把它的读者群由傲慢保守的哈佛毕 业生逐渐扩大到普通网虫,在2004年初使((S late》拥有了600万注册用户。 有了那么个大盘子,维斯伯格和塔尔博特顺理成章地开始揣摩蛋糕的尺寸, 当然,形势也迫使他们”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网络经济泡沫的破裂已经让两 本杂志不可能再拿到大笔投资。2002年,((S late》的广告收入只有可怜的 100万 美元,还不到它运营年开支的1/5,每年亏损额倒是达2000万美元。似乎剩下的 就只有”内容收费”这一味猛药,谁都知道这条路肯定是电子杂志的未来,但谁 也不愿意第一个跳进这个鳄鱼池,当竞争对手的垫脚石。2002年初,《Salon》宣 布实行付费注册,年费30美元,普通用户只能浏览有限的文章或内容提要,塔尔 博特估计,只要注册付费用户达到30万,就能使《Salon》实现收支平衡:”既然 传统媒体巨人能够依靠其他方面的利润在网络平台上坚持免费服务,这就意味着 新媒体必须从它的读者群中盈利才能发展。” [1]《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1月. [2]技术应用,/,技术应用,2007.08.[1]许清茂,《杂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1]《网络杂志风生水起 互联网市场影响几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