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冠裳洪武时期的服饰改革-CUHK.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重整冠裳洪武时期的服饰改革-CUHK.PDF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58 - January 2014 重整冠裳: 洪武時期的服飾改革 * 張 佳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引 言 1 「改正朔,易服色」,是中國歷代王朝開國必經的兩道程序,分別象徵對天道的順應 和對社會秩序的調整,用以塑造新政權的合法性。明代開國也未能自外於這一傳 統。在明初一系列開國制作當中,服飾制度改革幾乎貫徹洪武朝的始終,構成了禮 制重建的重要內容。衣裳冠履除去蔽體保暖、修飾容止的實用功能,還被附加上了 諸多文化內涵,「衣冠」幾乎成為「文明」、「文化」的同義詞。有賴中國服飾史和元明 社會生活史的研究,2 我們對於元明時期蒙、漢各族的服裝式樣已經有了基本的瞭 解。本文的重點不在於考釋服裝樣式,而著意於回溯明初服飾改革的背景與過程 , 分析其在當時的政治意義和影響。3 本文嘗試指出:明初以去蒙古化為目標的服飾復 * 本文為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青年課題「元明之際禮俗變革研究」(項目號:KBH3801008 ) 階段性成果。承蒙多名審查人惠賜詳盡修訂意見,又得編輯先生是正文字,謹此致以誠 摯謝意;惟文中疏繆之處,概由筆者負責。 1 語出《禮記 ‧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權度量,考文章,改正朔, 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此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鄭玄注:「服色,車馬 也。」孔穎達疏:「易服色者,服色,車馬也。易之,謂各隨所尚赤、白、黑也。」見《禮 記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卷三四,頁1506 。不過在後世 文獻的用例中,「服色」多理解為服飾之制。 2 服飾史方面的研究,可以參看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5 年)、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元明部分,以 1996 及史衛民:《元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年)、陳寶良:《明代社 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年)中的服飾研究部分。 3 相較於明代後期服飾之變研究的豐碩成果而言(相關綜述可以參看林麗月:〈世變與秩 4 2001 9–19 序:明代社會風尚相關研究評述〉,《明代研究》第 期〔 年〕,頁 ),學界對明初 114 〔下轉頁 〕 ©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58 - January 2014 114 張 佳 古改革,目的在於塑造明政權「承古先聖王之統」的正統地位,以期加強民眾對新政 權的認同;同時借助對胡漢服飾習俗的嚴格區分,刻畫一個異於「中國」傳統的「胡 4 形象,以此反襯自身政權的正統性。明初通過對士庶日常服飾的嚴格規範,細 元」 緻地刻畫了各個群體和階層(君臣、官民、良賤)的身份界限,建立起一套與社會等 級秩序相應的嚴整服飾秩序。 夷夏有別:洪武朝的胡服之禁 明代開國之初推行的各項「更化」措施當中,衣冠革新是極為重要的一項。《明太祖實 錄》曾對明初各項立法的社會背景與用意,有過如下概括: 元氏以戎狄入主中原,大抵多用夷法,典章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