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绍家乡一肥东
;简介;经济社会;教育和科技 :全县各类中等职业院校6所,其中普通中专5所。普通高中16所,普通初中40所,小学60所。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9558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4757人,普通中学在校生67261人,小学在校生5429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8601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77人。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26.2%,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0%,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0.3%。
;文化和卫生: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物所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个。图书馆总藏量13万册(件)。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600户。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6个,较上年增加2个,其中医院8所,乡镇卫生院32所,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个。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2304张。全县卫生机构人员共有3121人,较上年增加418人。卫生技术人员2765人,较上年增加44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75人,注册护师、护士814人。婴儿死亡率3.89‰,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大病住院及分娩补偿人数8.3万人,较上年增加5083人,补偿金额3.05亿元。城乡居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自然状况;文化名人;李鸿章(1823—1901),又名章铜,字子黻,又字渐甫,号少荃,又号仪斋,晚年自号仪叟。磨店乡群治村人。李鸿章祖上原姓许,因舅家李姓无嗣,李鸿章八世祖迎溪遂兼祧许、李二姓。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和议成,八国联军撤退,鸿章力请皇太后、光绪帝回京。鸿章奏旨新政,设政务处,任督办政务大臣,施署总理外务部事务。庆亲王、总理外务大臣奕劻和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十一国(德、英、俄、法、日、美、意、奥、西、比、荷)驻华公使签订《辛丑条约》。是年,鸿章忧郁焦急,肝疾增剧,时有盛怒,或如病狂。九月二十七日午时卒于京师贤良寺,终年七十九岁。;地理信息;风景;国家4A级岱山湖旅游景区位于安徽肥东县古城镇与全椒县交界处,距合肥市区57km,距江苏省城南京市96km,被誉为合肥的名片及后花园。景区人文历史悠久,据记载,郭子仪后代部落群居岱山湖景区西南角,明初由宣城迁至肥东撮镇,后有一族分支在风景秀丽的岱山湖脚下寻觅一处住地,繁衍子孙至今。2010年 岱山湖荣获江淮晨报评选的最受欢迎旅游景区和合肥“金穗奖”之最佳旅游品牌、安徽省青年最喜爱的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目前,岱山湖旅游度假区已被列为合肥市重点旅游景区、合肥市“千亿元总体规划”四大基地重点旅游项目之一,省市县旅游局重点扶持的新建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局对外招商重点旅游项目之一,纳入省“861”工程、合肥“1346”行动计划。;浮槎山,位于肥东县城往东十几里的石塘镇,是大别山余脉。它并非一座孤山,主峰周围有九座山峰相连,绵延二十余里,山峰清奇,密布植被,云雾缭绕,素以“巧石、清浊双泉、大山庙”闻名。浮槎二字内有乾坤。槎,读“查”音,本义指木筏。浮槎是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龙泉山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为当地群山之首。龙泉山所以得名龙泉,皆因山腰有清澈古泉绵延千年而不绝。龙泉之水常年保持18度,甘甜爽口,有23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古今图书集成 庐州山川载》:山腰寺内有“龙泉,清澈萦流至山下,故曰龙泉山”。唐朝张又新著有《煮茶水记》,评价此泉为“庐州第一水”。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于庆历五年(1045年)任滁州太守时,慕名前来龙泉山,品尝甘泉之后,立即将龙泉列为“天下第十三泉”,并立碑记事。龙泉古寺地处龙泉山腰,龙泉之上。寺因泉而名,山因寺而胜。山上百年以上古松、银杏比比皆是,满眼碧翠,与从寺中流出的甘泉一起,让人洗心革面,全心向佛。据现存寺中的《龙泉碑记》记载,龙泉古寺相传始建于曹魏时期,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在佛教大受推崇的唐代,龙泉寺香火极盛,名闻天下。至明代再度兴盛,成为皖中地区寺庙之冠。
;白龙镇;肥东县白龙镇河塘村褚老圩,距合肥市约40公里。合肥地区唯一的一座抗日纪念馆——合肥市青龙厂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以下简称新四军抗日纪念馆)便坐落在该圩境内。抗战时期,褚老圩是新四军四支队、江北游击队司令部驻地,是新四军江北抗日指挥部驻地,也是中共合肥中心县委所在地,功勋卓著的一代名将、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也于此被错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