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反应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化床反应技术

第三章 流化床反应技术 知识目标 ● 了解流化床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 了解流化床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 理解流化床反应器中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 ● 掌握流化床反应器的计算。 能力目标 ● 能分析流化床反应器内的传质、传热规律; ● 能解释流化床反应器内部构件的作用; ● 能模拟操作流化床反应器(开车、停车、异常事故的处理等)。 生产实例 丙烯腈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之一,以它为基础原 料生产的腈纶、尼龙66 是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以丙烯 腈和丁二烯生产的丁腈橡胶耐油,不怕汽油浸泡,以丙烯 腈为原料生产的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 料性能较好,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丙烯腈 的生产方法主要是丙烯氨氧化法,即在催化剂作用下丙 烯、氨、氧生成丙烯腈,工业上此反应可以在流化床反应 器中进行。 流化床反应器中的原料气以一定的流动速度 使催化剂颗粒呈悬浮湍动,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化学反 应,流化床反应器是气-固相催化反应常用的一种反应 器,在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 流化床催化反应器如图3-1所示。 催化剂由入口管 6 加入,反应气体由进口管4进入反应器,经过气体分布 图3-1 流化床催化反应器 器8 使气体分布均匀后使催化剂流态化,反应后的气体 1—壳体;2—扩大段;3—旋风分离器;4—反应气 由顶部排出。 反应器上部设置扩大段2 使气速降低,大 体入口;5—冷却管;6—催化剂入口;7—催化 部分较大的催化剂颗粒可以沉降下来回到流化床,细的 剂卸料口;8—气体分布器;9—冷却水进口; 10—冷却水排出口;11—导向挡板 颗粒通过旋风分离器3 分离出来,返回流化床。 流化床 第一节 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及结构 103   内设冷却管。 第一节 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及结构 一、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及工业应用 化学工业广泛使用固体流态化技术进行固体的物理加工、颗粒输送、催化和非催化化学加 工。 现在我国流化床催化反应器已经应用于丁二烯、丙烯腈、 苯酐的生产,乙烯氧氯化制二氯乙烷,气相法聚乙烯等有机合 成及石油加工中的催化裂化等。 固体流态化技术除了应用于 催化反应过程以外,还可以应用于矿石焙烧,例如硫酸生产中 黄铁矿的焙烧,纯碱生产中石灰石的焙烧等。 循环流化床燃烧 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燃烧技术,被认为是煤炭 燃烧技术的革新,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3-2 所示。 流化床干燥器在化工生产中被广泛使用,此外,它还常 应用于冶金工业中的矿石浮选等其他工业部门。 流化床反应器中,在气流的作用下床层上的固体催化剂颗 粒剧烈搅动、上下沉浮,这种固体粒子像流体一样进行流动的 现象,称为固体流态化。 流化床反应器与固定床反应器相比有 如下的优点。 (1) 所用固体颗粒粒度小,因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使 图3-2 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 气-固相间接触面积很大,从而提高了传质和传热速度,并且由 于粒度小,降低了内扩散阻力,所以能充分发挥催化剂的效能。 (2) 床层内气流与颗粒剧烈搅动混合,使床层温度分布均匀,避免了局部过热或局部反应不 完全的现象,传质和传热效率都很高,这对于某些强放热而对温度又很敏感的反应过程是十分重 要的,因此被应用于氧化、裂解、焙烧以及干燥等过程。 (3) 固体颗粒的热容远比同体积气体的热容大(大 1000倍左右),可以利用循环颗粒作为 传热介质,并且所需内换热器传热面积小,结构简单,可以大大简化反应器的结构,节省投资。 另 外,由于颗粒的高热容及返混,能防止局部过热或过冷,因此在爆炸范围内的气体组成下操作或 燃烧低热值的物料成为可能,且操作较稳定。 (4) 固体颗粒在流化床中可以有类似于流体的流动性,因此从床层中取出颗粒或向床层中 加入新的颗粒都很方便,尤其对于催化剂容易失活的反应,可以使反应过程和催化剂再生过程连 续化,并且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可以使设备的单位时间处理量增加。 流化床内气流和固体颗粒间的剧烈搅动也产生如下一些缺点。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