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思考(郑桂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思考(郑桂华)

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郑桂华 30多年前的声音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 ——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美国的调查研究 在克莱斯威尔初级中学,教师们将69%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学,25%的时间用于课堂常规;但是,在费尔菲尔德初级中学,教师们则把87%的时间用于教学,而只有9%的时间用于课堂常规。 ——卡罗尔·西蒙·温斯坦著,田庆轩译,《中学课堂管理》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7月,第115页 教什么:关注教学目标到关注学习结果 怎么教:开展符合学的逻辑的教学活动 一、对“教什么”的思考 从关注教学目标转向关注学习结果 对几种学习结果的反思 有效教学目标的特征 确定有效教学目标的依据 思考几组目标的关系 1. 关注教学目标到关注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是计划中的,学习结果是事实上的; 教学目标转变为学习结果才是有意义的; 教学目标是预设的,学习结果是生成的; 教学目标是教师想教的的,学习结果是学生实际学到的。 古德拉德(J·I·Goodlad,1979)认为有五种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层次运作。 理念课程(idea curriculum) 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 知觉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 运作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 体验课程(experienced curriculum) 理念课程:诸如政府、基金会或特定的专业团体探讨的课程问题、提出的课程改革方向,都属于“理念课程”。 正式课程:指由州政府或地方董事会核准的课程方案,可能是各种理念课程的综合或是修订,也可能包括其他课程政策、标准、科目表、教科书等。 知觉课程:指学校教师对正式课程加以解释后认定的课程。 运作课程: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 体验课程:指学生实际学习或经验的课程。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229页 反思: 教师想教的与应该教的一致 教师想教的与实际教的一致 教师实际教的与学生学习的一致 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接受评估、检测的内容一致 《读课文 学写作》郴州市六中 朱志虹 困惑一:看了苏仙岭的很多美景,都想描述一番,可又觉得景致多,思路乱。我该用什么线索来组合这些景点呢? 困惑二:苏仙岭可写的景物很多,是不是都写进去?应该怎样选景呢? 困惑三:如果我选定了想写的景物,又怎样能写得生动呢? 主要板书 《苏仙岭游记》 动词 (线索) 白鹿洞 (内容) 比喻拟人 (技巧) 描烦恼 你能用恰当的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形象地描一描你心中的烦恼吗? ——我的烦恼,像一丛灌木,阻挡了我的进步。 ——我的烦恼像一座山,比喜马拉雅山还高的山。 ——我的烦恼像灰尘,无法避开,无处不在。 ——我的烦恼像心中的阴霾,挡住了心中的太阳。 ——……想解脱也解脱不了。 ——我的烦恼像是寄生虫,永远寄居在我的心里。 ——我的烦恼像是拦路虎…… ——我的烦恼像几堵墙,永远挡住我…… ——我的烦恼像满野的荆棘…… 解烦恼 战胜烦恼 我们小组有高招 要求: 礼貌倾听 愉快交流 表意明确 灵活应对 实际交流时,学生对教师所提的要求没有作为学习的重点,而是把讨论的重点转移到“怎样解决烦恼”上了。 学生的交流: ——可以与爸爸妈妈谈一谈 ——这样的矮没有问题,是金子总会发光……检查过了,医生说十二岁就可以长高了 ——成绩提不高,可以劳逸结合,多读课外书,多做作业…… ——限定时间,没有完成,就实行一个小小的惩罚…… ——肥胖的问题,跑步到学校,尽量少吃一点,尤其要少吃零食。 2. 对几种学习结果的反思 区分偶然的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 区分无效学习、机械学习、有意义的学习 区分三种学习结果 ①既不能记住什么,也不能理解或应用什么,这就是“无效学习” ; ②虽然能记住什么,但没有理解也不会应用,这就是“机械学习”; ③不仅能记住,还善于应用和迁移,这就是“意义学习”。 分析学习需要 在这种条件下需要教学吗? 如果不需要教学,那么应运用什么样的弥补策略? 如果有必要开展教学,那么应该教些什么? 谁是教学的预期对象? 教学应达成什么目标,即最终应让学生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3.有效教学目标的特征 单节课目标: 正确、具体、 弹性、集中 单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