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目录录
Content
一 朱频的故乡()
一 朱频的故乡(2)
二 北京(1)
二 北京(2)
二 北京(3)
三 中国人的语言(1)
三 中国人的语言(2)
四 中国人的节日(1)
四 中国人的节日(2)
五 朱先生的房子
六 中国人的家庭(1)
六 中国人的家庭(2)
七 儒教 佛教写道教
八 中国的长城(1)
八 中国的长城(2)
九 西方人在中国
十 今日中国(1)
十 今日中国(2)
一 中国人的国民性(1)
一 中国人的国民性(2)
二 中国人之聪明
三 粘指民族
四 中庸之道(1)
四 中庸之道(2)
五 中国的人文主义
六 公共精神的缺乏
七 南方与北方(1)
七 南方与北方(2)
七 南方与北方(3)
七 南方与北方(4)
一 圆熟
二 忍耐
三 无可无不可
四 老猾俏皮(1)
四 老猾俏皮(2)
五 和平
六 知足
七 幽默(1)
七 幽默(2)
八 保守性
九 智慧
十 逻辑
十一 直觉(1)
十一 直觉(2)
一一 朱朱频频的的故故乡乡()
朱频在自己的祖国觉得自己像一个陌生人。从广州出发,他乘火车旅行了好几天,祖国一望无际的大地震撼了他的心灵祖
国。广袤的土地——从南方的广州,朱频父亲出生之地,一直到北方的北京,朱频即将上学之地,有1100多英里。祖国的历
史一样的悠久。他的父亲反复地述说三千年的故乡史。任何事物都有三千年的历史。即便是朱频在圣弗朗西斯科买到的中国花
生条,上面的标签也称是用三千年前的工艺制作的。实际上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大约公元前2700年。同时中国
的人口众多,多得让人瞠目结舌。无人知道究竟有多少中国人。朱频得知有四亿中国人,或许有四亿五千万。最近官方公布的
数字为六亿,随后又为六亿五千万。没有人真正知道具体的数字,但是中国人口大约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
许多年前,朱频的父亲移居到美国,朱频在旧金山出生并在那里生活。然而他的父亲不愿意让他在一个没有中国文字 中
国文学 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环境中长大成人。朱频14岁时,他的父亲坚持认为应该将孩子送回祖国上学。“朱频不能仅仅会说
中国话。”他说,“他必须到北京念书。”
他还想到朱频正在快速地失去中国人的文化特质。像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在故国之中他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深深地
懂得与那些仅仅能说英语的人相比,一个濡浸在中国语言与文学中的人总是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眼光。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朱频乘船三星期穿越太平洋到达广州,而后在火车上的三天里,朱频透过车窗如饥似渴地欣赏中国多
姿多彩的土地。
因为中途停留,朱频从广州到北京花了一星期时间。朱频曾打算乘船沿着海岸参观上海和天津。然而他选择乘火车旅行,
一半是因为节省时间,但更主要的是他内心的愿望。“现在我刚回到中国,应该亲眼目睹真实的中国,看看几乎没有受到西方
影响的中国大地。”他确实曾想去上海看看,但是他想上海是一个大熔炉,更像他所熟悉的旧金山,他完成大学学业后会回来
参观它的。
乘火车从广州到扬子江畔的汉口是一段既快捷又方便的旅行,在计划旅行之前他还不得不乘渡船过江。最初的旅行就是向
北穿过老家所在的广东省。他感觉很自在,因为在这里每个人都说他自己的方言——广东话。诸多绵延的高山将广东省与中国
的中部隔开。这些山脉从东一直延伸到西,并在濒临海滨时向北延伸,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外国商贾云集,各种方言交会,因为
沿海地区与中国的其他地方分开了。
火车穿越山脉驶入湖南山区时,朱频意识到有了变化。一切皆变了:气候 语言 民族服装与植物——各种果树,各种各
样的花与鲜花盛开的季节。广东属亚热带气候,有棕榈树 柚子 (一种葡萄柚),还有朱频最爱吃的荔枝。湖南是中国的大米
之乡。火车轰隆隆经过高山地带,他看到高高的竹林 绿油油的山坡 繁茂的草木 飞泻的瀑布和婉蜒的洪流。处处是梯形的
稻田。空气清新而清凉,不过火车一进入平原热意就袭来了,夏天的脚步到了。
此时印象最深的是众多的河流与沟渠,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湖泊——洞庭湖盆地。铁路环绕洞庭湖,乘火车需数小时。朱频
觉得洞庭湖与其说是湖泊更不如说是大海,因为在遥远的地平线之外看不到陆地。这湖泊恰好位于长江的南面,火车已驶过洞
庭湖,但是他还看到了无数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