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人教新课标第1单元第4课同步课件:29张{北京说课}.ppt

历史必修1人教新课标第1单元第4课同步课件:29张{北京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1人教新课标第1单元第4课同步课件:29张{北京说课}

由于他们刚刚进入高中阶段,且高中历史以专题史形式出现,时空跨度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缺乏,所以需要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积极、消极)? 积极: 有利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民族融合等。 消极: 在思想文化控制、政治统治腐败、兵役徭役无度方面,起着消极作用。特别是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到底存在哪些差距? *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说教 法 说学 情 说教学 过程 说 学法 说教 材 说教材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初级层次 中级层次 中级层次 高级层次 高 级 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升学习能力 综合运用 理解重难点 识记基本史实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在初中《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接触了“内阁”“军机处”等名词,对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已有所了解。但对于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君主专制强化对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明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等知识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我们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在上课过程中加强引导,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以逐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合作 学习 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 在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从而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师创造宽松、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学生开展互助性学习,不仅能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层层 设问,将知识点各个 击破 导入新课 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军机处的设立 教学流程展示 朱元璋容貌之谜猜猜看:哪个是真正的明太祖? 教学意图:通过图像的识别调动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明朝一开始就废除了宰相制度吗? ②那么,为什么后来要废除宰相制度呢? ③朱元璋是怎样废除宰相制度的? ④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影响? 材料四:书本p17页 “学思之窗”: “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 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更加严重. 材料五: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 材料六: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 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 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 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思考:材料四的说法正确吗?宰相制度的废除在当时有利于加强皇权,加强了对国家的管理,但有什么弊端,请根据以上材料说明。 1、材料四的说法正确。 2、弊端:皇权过于集中,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乱政。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黄宗羲 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二、内阁的出现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O X(时期) 侍从顾问 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 部权尽归内阁 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 返回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制约皇权 对皇权影响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任 免 侍从咨询为主 一级决策者 职 责 皇帝个人信任 宰相制度赋予 权力来源 内阁首辅 宰相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张 居 正 及卒…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尸而姑免之。 ——《明史·张居正传》 错 误 明朝内阁只是内侍机构,阁臣的兴衰荣辱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意愿 继朕而嗣大位者,……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