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语言的现状论述
广西语言的现状论述
广西的语言体系有着自身的特色,虽说广西是壮族自治区,但是广西的语言不是单独的壮语,还有桂柳话,粤语,客家话,其分布则是十分复杂的,若没有去过广西大部分地方,就不能深刻的体会到广西发咋的语言环境,例如壮语,在都安,百色,环江,东兰等县,发音和语言习惯都不是一致的,还有桂柳话,主要通行于广西北部柳州,桂林,河池,百色,以及中部的来宾等市,柳州的语音过于强硬、桂林的语音过于温柔、最柔和是金城江的语音,粤语区主要是分布在广西的东南部以及贴近广东的区域,与桂柳话大致以南宁为界区分。因为接触较多的缘故,我主要的还是介绍壮语和桂柳话这两种语言。
壮语
壮族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为了便于及时和进行交流,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像同时期的金文,这种文字在壮族创世史诗《布罗陀》中称sawgoek,意为本源书,即最古老的文字,从广西出土的战国至汉代的文物中看到,这种刻划符号开始出现对物象轮廓的勾勒,邮箱形象文字发展的趋势,比结绳记事前进一步。后来随着汉文化在壮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壮族祖先又吸收了并仿造汉字的六书的构字方格,创造出sawndip,即生造字,史籍记载称为“土俗字”。这种文字有的借用汉字的偏旁重新组合,有的借用汉字注状语音义。
我所感受的壮话是回老家过年时,听大伙交流,亲戚朋友都说这种语言,这种古老的语言存留至今,自有它生机勃勃之处,那一份文化的底蕴深深地根植于广西这片土地。不过有一种危机时刻潜伏在这语言的体内,壮话的文字已经失传,只留下了她的语言,没有文字的寄托,消亡总是时刻伴随着。
所以广西政府在保护壮文的力度一直在加强,故而开始推行拼音壮文,壮族拼音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字母,用以拼写壮语标准音的-套书写符号系统,是法定的壮文。在1955年,在南宁召开的壮文工作会议上决定:以北部方言为基础,以武鸣县的语言为标准音,创制壮文。把非拉丁字母符号全部改成拉丁字母,以词为书写单位,移行时必须保持完整的音节。语言的活力在于交流的使用,文字的记载,我们广西人需要保护自己的文化,若壮语消亡,壮族将不复存在!
我为自己身为壮人不知壮语而羞愧,一个民族的文字不能有族人继承,是何等悲凉,万幸的是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一慢性的侵蚀,知道现在开始的努力还可以拯救自己的文化,一切还可以挽回。
桂柳话
桂柳官话,或称桂柳方言,主要是广西桂林、柳州以及周边湖南省部分临近县区使用。桂柳官话容易听出意思,,与四川话相似程度很高。桂柳话一般没有汉语拼音的卷舌音zh(之),ch(吃),sh(师),r(日),分别以z(资),c(此),s(斯),y(一)代替;er(而)等音节以e(俄)代替,但就我个人而言,说桂柳话二十年(是最柔和的金城江桂柳话),我感觉桂柳话也普通话的差异不大,而且我对zh,ch,sh这三个音还是读得很准的,在普通话考试中并没有因为咬字而被扣很多分。但困难的是桂柳话对一些词的声调与普通话不同,这就对我而言是一大在阻碍。 根据语言学者说的,桂柳话是属于北方语系,同普通话的近似度很高,是西南官话,而在封建科举时代,桂柳话亦是南方官话。桂柳官话细分又有金城江话、桂林话、柳州话、来宾话、平乐话、全州话、兴安话、荔浦话、都安话等。就如同上文所说的,柳州的口音过于强硬,桂林的口音则是过于温柔,然金城江的口音是最为柔和的,其他地方的语音也大致像这三者,就发音而言,桂柳话与普通话的音调关系:第一声(阴平)在方言里一般仍是第一声,第二声(阳平)一般是第三声,第三声(上声)一般是第四声,第四声(去声)一般是第二声。 各地方在音调的调值上也存在细微的差别。
桂柳话中,一些常用语亦有自身的特点,例如“蟑螂”叫“烧甲”,“去”叫“克”,“上街”叫“上盖(阴平)”,“青蛙”叫“蚂(阴平)拐”“内裤”叫“内板”,这些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当地人用桂柳话说事,语速很快,所以北方来的朋友,如果听不懂,可以请对方说的慢一些,好好揣摩就可以领会了。现在广西对外交流增多,普通话亦是在我们那常听到的语言,所以北方的朋友到了广西的桂柳话区,也可以操普通话交流的。
每当回想家乡,说起桂柳话,心里霍然有一种满足感,毕竟是说了二十年的语言,于情于理都有不可分割的眷恋,倒是说起普通话交流,就觉得自己和他人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只有说起方言,才有回归的亲切。在此也并不是说普通话有什么不好,只是在感情上有些淡然罢了。或许这番话与论文的主题有不搭调之处,但我是想借此机会宣泄一些思念的感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