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docVIP

学案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案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

学案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农业的起源 1.形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区域: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 3.格局:中国古代农业形成了北粟南稻的格局。 4.特点:中国古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存在着地域差别。 [重点精讲] 中国原始农业的特征 (1)从形成时间看:起源早,形成南北两个不同的农耕系统。 (2)从地域分布看:形成北粟南稻的格局。 (3)从产业结构看: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人们主要使用骨制、木制、石制农具。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3.春秋战国: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铁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4.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5.特点: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第二个特点。 [归纳总结]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1)制作材料上,由骨、木、石到青铜、铁等金属材料。 (2)制作方法上,由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 (3)牵引动力上,主要由人力到畜力最后到自然力。 (4)农具种类上,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包括耕作、灌溉工具等。 [重点精讲] 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1)从生产力的角度:古代中国主要的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深化探究] 材料一           石镰       战国铁制农具 思考 (1)上图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在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上有何变化? (2)铁农具的使用,对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 (1)制作材料上,由石料到铁等金属材料;制作方法上,由原始的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 (2)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淮南子·主术训》 思考 材料二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哪方面的进步?有什么作用? 答案 对牛的控制,反映了当时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利用畜力可以节省人力,提高耕作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巨大进步。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灌溉工具:中国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2.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1)春秋战国:修建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著名的水利工程。 (2)西汉:兴建了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3)治理黄河:历代政府重视对黄河的治理,典型的如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4)西域地区还出现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坎儿井。 [深化探究] 材料 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史记·河渠书》 思考 材料中叙述的是哪一水利工程,它有何作用? 答案 都江堰。作用:都江堰建成后解决了水涝与旱灾,有利于排洪、航行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商周时期: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2.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产生 (1)条件: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2)经营方式: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同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又一个特点。 (3)进步性: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4)局限性:①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②到近代以后,它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③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其破产的原因之一。 [深度点拨]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1)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2)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3)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易混易错] 1.“小农经济”不等于“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典型的自然经济。但是小农经济只以家庭为单位,而自然经济可以包括多个家庭组成的经济单位(如封建庄园)。 2.“自给自足”并非富足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下农民生活非常艰难。 [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经济格局 形成南稻北粟等地域特征 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