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国近代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docVIP

试谈中国近代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谈中国近代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doc

  试谈中国近代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 中国近代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分权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ialpoents in Modern China   ZOU Jin-ics School,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ong local governments since the financial po learned from odel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carrying out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some thoughts on financial poerged. And those thoughts at that tim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be historically learned by present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in financial po.   Key odern China, local governments, financial power-dividing, financial layers   清末以来,在西方先进的财政制度文明和思想文明的示范和指导下,中国展开了由中央集权封建财政体制向现代分权制的财政制度转型。中国的财政思想界也突破传统集权财政思想的藩篱开始探索现代财政分权理由。学术界已有的中国近代财政思想史的研究成果比较注意中国近代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思想的研究,对近代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分权思想少有涉及。中国近代财政分权既涉及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也包含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甚至在某种作用上说,财权向上一级地方政府集中,事权向下一级地方政府下移是中国近代地方财政分权的顽症,由此造成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的不当,这是产生近代中国财政危机乃至政治危机的最中国近代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由写论文的好帮手.提供, .重要根源之一。系统研究近代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思想不仅具有学术创新价值,而且对于当今中国处理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理由,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财政层级也有历史借鉴作用。   一、清末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   财政为庶政之母。中国古代统治者虽然特别关注财政理由,但没有产生将财政划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思想,更不存在地方财政分权的理念。中国古代一切财政收支,原则上都是以中央名义运转的,财权集中于中央,“所有省府州县政府的财政职能都是服务于中央政府……县是一个基本的税粮征收单位,府是一个基本会计单位,省是一个中转运输单位”[1]。虽然自秦代以来中国地方政治体制就存在多个层级,但各级地方官仅是中央政府的征税 人,“地方政府的预算和支出,包括薪水和办公费,都由户部来规定”[2]。州县的财政收入抵扣规定的支出后,余额上交中央,不足部分由中央调拨。   直到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近代作用上的财政分权管理体制改革才开始发生,财政分权思想也就产生了。   1905年9月,清政府为推行君主立宪制,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分赴欧、美、日本考察,历时半年。回国后,考政大臣奏请立宪,主张中国仿效西方,确定中央与地方权限。事权与财权是密不可分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的划分必定要改革中国建立在中央集权基础之上的传统的集权型财政管理体制,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1908年8月27日),宪政编查馆和资政院会奏《进呈宪法、议院选举各纲要,暨议院未开以前逐年应行筹备事宜》折,第一次提出了划分国、地两税的倡议。该折对九年预备立宪期内逐年应办事宜做了规划,其中关于中央与地方税划分的时间序列为:1910年厘定地方税章程;1911年颁布地方税章程,厘定国家税章程;1912年颁布国家税章程。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度支部进呈的《清理财政章程》规定各省清理财政局的职责之一是对如何划分中央税和地方税向度支部提出倡议,“将来划分税项时,何项应属国家税,何项应属地方税,分别性质,酌拟办法,编定详细说明书,送部候核。”[3]   当时参与财政改革的官员受不同的西方财税理论影响和地方势力的左右,就国家税与地方税的划分理由特别是划分中央税与地方税的标准理由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清代地方政府分省、府、县 或四级。①①明清时期,四级地方政府依次为省、府、州、县。 地方政府中的州直接隶属于省(中间没有府),或者县直接隶属于府(中间没有州),也有一些州隶属于府,其下没有属县。在讨论财政分权制下的地方税的过程中必定涉及地方财政的层级划分理由。当时的税收大省江苏编订的《江苏苏属财政说明书》认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