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丝油性能测试报告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攻丝油性能测试报告供参习

攻丝油性能测试报告 【首席技术支持 赖永智;整理校对 张艳雷 技术指导 总工程师 张刚、张杰 】 【出于对客户的尊重及隐私保密,文中案例所涉及公司名称及油品牌号全部隐去】 摘要:工艺分析;各种攻丝油的数据对比; 关键词:“亿达渤润-线性理论”;铜腐蚀、钢腐饰、极压抗磨性 攻丝 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内螺纹的加工工艺,按国家机械行业标准适用于所有机械制造行业,涵盖了机床机械、等行业—时间曲线”图反映出烧结前摩擦力为63N,烧结时的摩擦力峰值为153N。 油样B 从300N起步(基础油的最低值),主轴转数1000r/min,以20N/S的实验力开始加载,当设备运行大约80S,实验力加载到2000N时,摩擦系数和摩擦力明显变化,在100S左右摩擦系数稳定,80S-100S这个阶段的曲线跳动其实就是“物理-化学油膜”形成的过程,磨斑主要也是在这个阶段形成;而后,实验力不断加载增大,从100S一直到300S摩擦系数逐渐的下行,而后超出油膜承载能力迅速烧结,“摩擦力—时间曲线”图反映出烧结前摩擦力为58N,烧结时的摩擦力峰值为211N。 油样C 从300N起步(基础油的最低值),主轴转数1000r/min,以20N/S的实验力开始加载,当设备运行大约30S,实验力加载到900N时,摩擦系数和摩擦力明显变化,在120S左右摩擦系数稳定,30S-120S这个阶段的曲线跳动其实就是“物理-化学油膜”形成的过程,磨斑主要也是在这个阶段形成;而后,实验力不断加载增大,从120S一直到340S摩擦系数逐渐的下行,而后超出油膜承载能力迅速烧结,“摩擦力—时间曲线”图反映出烧结前摩擦力为70N,烧结时的摩擦力峰值为204N。 油样D 从300N起步(基础油的最低值),主轴转数1000r/min,以20N/S的实验力开始加载,当设备运行大约35S,实验力加载到800N时,摩擦系数和摩擦力明显变化,在110S左右摩擦系数稳定,35S-110S这个阶段的曲线跳动其实就是“物理-化学油膜”形成的过程,磨斑主要也是在这个阶段形成;而后,实验力不断加载增大,从110S一直到400S摩擦系数逐渐的下行,“摩擦力—时间曲线”图反映出实验力自2000N加载到7845N时,摩擦力平稳上升,并未有太大波动,摩擦力峰值为25N。 GS-4030 从300N起步(基础油的最低值),主轴转数1000r/min,以20N/S的实验力开始加载,当设备运行大约25S,实验力加载到600N时,摩擦系数和摩擦力明显变化,在50S左右摩擦系数稳定,25S-50S这个阶段的曲线跳动其实就是“物理-化学油膜”形成的过程,磨斑主要也是在这个阶段形成;而后,实验力不断加载增大,从50S一直到398S摩擦系数逐渐的下行,“摩擦力—时间曲线”图反映出实验力自1200N加载到7845N时,摩擦力平稳上升,并未有太大波动,摩擦力峰值为16N。 下图为本次试验过程中油样A、B、C、D的部分截图,包括高温前后的颜色对比、铜腐对比以及自动加载过程中被烧结的四球。 小结:结合“亿达渤润—线性理论”分析四球数据图及磨斑数值可以看出:评判这5款油品极压抗磨性能的着重点要放在1000N~`3000N这段关键作用区间即油品“物理—化学油膜”生成过程中的线性波动上,从线性图上看,曲线波动越是平稳,时间越是短暂,它的使用效果就会越好。 二、小结: 通过颜色、气味、铜腐蚀及专业的四球机测试与分析得出: ⑴ 油样A、B、C在3000N的实验力下产生浓烟,根本达不到生产加工的最低要求,;另外开盖后伴有浓重的硫酸味道;铜腐虽然只有1a,但100℃,3h的铜腐实验后,油品颜色已经变黑;由以上3点基本判定这3款样品采用劣质的“酸洗油”作为基础油,此基础油特点是价格较低便于采购,但其对任何添加剂的感受性都不强,单纯的增加添加剂的添加量并不能改善此种情况;所以看似价廉的它,在大比例的添加各种添加剂的情况下,调和后成品油的性价比并不高 ⑵ 油样D和A、B、C相比,在整个四球实验过程中表现很好,在自动加载时,磨斑为2.54mm,略大,但满足正常生产是没有问题的;铜腐蚀测试的结果是4c,尤其是烧杯底部的黑色粉末状金属,这点对设备、工件、操作人员皮肤是非常不利的,需要注意;粘度较大,作为攻丝油不易排屑,降温效果差。 ⑶ GS-4030在四球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油样D相似,观察磨斑数值可以发现:1000N~2000N这段区间油样D的磨斑要小于GS-4030,3000N~6080N这段区间GS-4030的磨斑要小于油样D;自动加载时GS-4030的磨斑是1.5mm,远远低于油样D的2.54mm;其铜腐蚀为1a,要优于4c,把对设备和员工皮肤的危害降到了最低,较低的粘度满足顺利排屑的要求。 三、结语 追求加工效率和生产质量是工业永恒的主题,性能卓越、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