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基础知识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督导基础知识供参习

教育督导基础知识 第一节 教育督导概述 一、教育督导的含义 国内有学者对督导作过考察,指出“督导”一词,原意是指上级行政主管对下级部门工作的视察、监督和考核。教育督就是上级教育主管对下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设施进行的行政视察、监督和考核的公务活动。英、美等国最初的教育督导就是这样一种居高临下的行政视察(Autocratic Hnspection),目的在于检查和考核学校和教师工作的优劣。 按照麦尔柯尼对美国教育督导历史的叙述,在二十世纪以前,教育督导纯属行政督察,其目的并不在于帮助学校改进工作,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而在于考察其工作的优劣,并且采用了密探工作的方式。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情况发生了变化,学校课程日益增多,担任学校督导的行政官员已不再能胜任工作而出现了专家从事督导的情况。有些督导人员把当时流行于社会的科学管理的思想、原则和方法运用学校和教师指导,常常只有他们才知道教师教些什么和如何去做,学校也只能按照他们的指导和建议行事,因此,往往与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发生矛盾。到了三十年代,人际关系学说及其以后的行为科学对以前的教育行政管理有了许多重要的修正和补充,并对教育行政当局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要重视人们行为的社会动因,用权力共享和自下而上的参与代替来自等级的控制。第二,要尊重教师的人格,鼓励学校和教师改进工作的自主精神。第三,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活动中具有协调和服务性质的工作,是教育行政人员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用集体智慧改进教学,建立起督导者与教师间和谐的、动态的人际关系。到了七十年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特别是教育科学自身的发展变化,教育督导的观念进入到与人力资源开发这一观念相联系的学术背景中。新的督导理论以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教育科学为基础,出现了新的动向。例如,在系统分析和激励理论的影响下,推出了督导工作团队形式的方法(Team Approqch Supervision),即由专家会同学校组成团体,通过共同的诊断研究,激发教师的事业心、自信心和创造精神,实现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以达到教育的目标。在七十年代英美等国出版的有关著作里,对教育督导的概念也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 古德在1973年出版的教育辞典中道:“督导,是指教育行政人员给予教师及其它教育工作者以领导的机会,借以改进在教学上所做的各种努力,包括激励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对教育目的、教学资料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选择与改进,以及效果的考核等”。 布里格斯在1974年出版的改进督导之训练中指出:“督导,是鼓励并引导教师自我成长的一种继续努力的系统,它促使教师更强卓有效地贡献于教学”。 卡曼在1974年出版的普通督导之训练中认为:“督导,是指学校系统所提供的专业和教学上的服务,以协助教师改善课程及教学情景”。 古恩在1972年出版的视导的理论与实践中强调:“现代教育督导本质上是创造性的视导,它具有如下特点:笫一,督导是人际关系和团体建立和进展的技巧;第二,督导即引导;第三,督导即课程的改进与发展;第四,督导要求团结合作的精神”。 以上对教育督导含义的种种表述,说明了流行于欧美的现代教育督导的一些基本观念。美国另一学者奈塞把教育督导在目标和功能上的这种变化,结合美国的情况,概括为五个不同的时期,即:(1)行政视察时期(1624--1875)。(2)效率为指针的专家督导时期(1876--1936)。(3)重视人际关系,致力于改进教学时期(1937--1959)。(4)以研究和探索为督导方针的时期(1960--1970)。(5)以系统分析为主导的时期(1970--至今)。当然,奈塞的这一分期未必科学或准确,但它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现代教育督导观念的形成发展与现代国家教育行政制度、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关系密切,同时,更与现代教育的民主思潮、管理科学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我国历史上看,我国也早有“视学”一词。礼记·文王世子篇中就有“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之句。元朝的马瑞临再其《文献通考》就此解释为:“古者天子之视学,多为养老设也,虽东汉之时犹然。自汉以后养老之礼浸废,而人主之幸学者,或以讲经,或以释奠,盖自为事矣”。显然,古代的“视学”与近代的“视学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宋明之际,中央和地方设有学官,并由学官对权限内的学校教育进行必要的视察和考,即所谓“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员之勤隋”。地方行政首脑也有“督促教官,化导诸生”,兼负教育督导之责,但也与近代我国建立起来的教育督导制度有别。 “督导”一词在我国的正式使用,始于1926年。1926年在广州成立的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原拟设督学处,后因故未能设立,但“督学”一词从此广为应用。国民政府先后于19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