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酞菁的溶解及纳米铜酞菁薄膜的制备-中国科学杂志社
中国科学 B 辑 :化学 2008 年 第 38 卷 第 11 期 : 1006 ~ 1010
SCIENCE IN CHINA PRESS
铜酞菁的溶解及纳米铜酞菁薄膜的制备
*
苏瑾莉, 薛敏钊, 马宁, 盛巧蓉, 张青, 刘燕刚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上海 200240
* 联系人, E-mail: mzxue@
收稿日期:2008-05-08; 接受日期:2008-08-08
摘要 通过增加铜酞菁(CuPc)溶液中三氟乙酸(TFA) 的浓度, 使铜酞菁发生质子 关键词
化反应得到[CuPc·H]+和[CuPc·H ]2+ 两种衍生物, 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 铜酞菁
2
+ 2+ + 2+ 质子化
[CuPc·H] 和[CuPc·H ] 两种衍生物的Q 带相继发生红移. [CuPc·H] 和[CuPc·H ] 两
2 2
种衍生物的 Q 带都发生裂分, 表明两种衍生物具有不对称结构. 铜酞菁发生质子化 电沉积
晶体取向
反应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大了60 倍, 放置两周后不会发生降解. 以发生质子
化反应的铜酞菁溶液为电解液, 用电沉积方法在 ITO 导电玻璃上制备铜酞菁薄膜,
并用扫描电镜(SEM)和X 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 在ITO 基片上沉积的纳米CuPc
薄膜, 尺寸在 100~200 nm 之间, 具有α 相晶体结构, 分子的堆积方向(b 轴)平行于
基片.
[1]
1 引言 稳定性, 广泛应用在气体传感器 、有机发光二极管
金属和无金属酞菁是研究较早的有机光电子材 (OLEDs)[2]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3] 、有机太阳
能电池及其他光电器件[4,5] . 目前铜酞菁薄膜的制备
料, 其禁带宽度接近 1.8 eV. 铜酞菁(CuPc, 图 1)作为
一种典型的 p 型有机半导体材料, 具有化学、热及光 主要采用真空蒸镀技术[6~8], 而真空蒸镀具有能耗
高、操作复杂等缺点. 溶液法是一种低能耗、便于控
制膜结构、操作简便、易于大面积制备有机半导体薄
膜的方法. 铜酞菁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差, 难以
达到溶液法对浓度的要求. 因此对铜酞菁溶解的研
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研究者们对酞菁的溶解做了大量的研究. 早在
1990 年有文献报道[9]用路易斯酸溶解杂环刚性链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