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的形成过程及其区域地质意义
摘 要
中生代期间华北克拉通及周缘发育众多变质核杂岩,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位
于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与兴蒙造山带东段和松辽盆地相邻。本文通过宏观及微观
构造变形分析,石英组构优选方位分析(LPO),确定变质核杂岩的几何结构、构
造变形特点和变形期次。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由核部、中间韧性流变层和上盘同
伸展断陷盆地构成了 3 层结构,韧性拆离带和主拆离断层将三个构造层分开。医
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经历了 3 期构造作用并最终形成。早期由 NE 向SW 的伸展作
用发生在中部地壳的角闪岩相环境下,中间发生了微弱的近 E-W 向挤压作用,
晚期发生了地壳浅部的绿片岩相的 NWW 向伸展滑移。利用同构造花岗岩脉的
40 39
锆石 SHRIMP U-Pb 测年和构造岩中同构造白云母的 Ar/ Ar 法测年结果,确定
早期伸展作用发生在中-晚侏罗世,挤压作用发生在晚侏罗世晚期和早白垩世早
期,晚期伸展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
利用有限应变及运动学涡度分析剪切变形特点,并结合同构造花岗岩体、岩
脉和围岩的产状及变形特点,分析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岩浆演化模式。
由此得出,医巫闾山地区中-晚侏罗世在NE-SW 向的近水平伸展背景下,中、下
地壳发生减压熔融。伸展作用导致本期形成的剪切带的有限应变特点表现为单轴
拉伸组分占优势,而中晚期熔融岩浆对围岩的挤压作用,导致平面应变组分增加,
最终形成了靠近平面应变的单轴拉伸应变。而单轴拉伸及岩浆的挤压作用导致了
剪切带纯剪应变组分大于单剪应变。两期伸展作用之间的挤压作用微弱,且不伴
随岩浆活动,对剪切带应变特点影响不大。早白垩世变质核杂岩内部岩浆活动相
对较弱,先发生近水平的伸展滑移,之后转为以垂向隆升为主的变形特点并最终
形成变质核杂岩。这一过程导致晚期形成的剪切带表现为平面应变和简单剪切与
纯剪切组分基本相等的变形特点。
计算运动学涡度时的极摩尔圆图解中第一特征向量(ξ1)都大于第二特征向量
(ξ ) ,显示剪切带发生减薄变形(张进江 1995, 1997; Zhang 1997)。根据岩层出露
2
宽度、产状和减薄率(μ)初步估算剪切应变导致地壳减薄的厚度约为 3.72km 。岩
石的宏观变形构造、不同层位的接触关系、构造剖面图及地质年代学数据都显示
强烈的拆离滑动导致元古宇与太古宇之间的韧性拆离带内缺失大量的地层。通过
I
地层层序对比初步估算医巫闾山地区中生代伸展变形过程中元古宇缺失的岩层
厚度约为 1468~1690m。综合韧性剪切带发生的减薄变形及地层缺失可知医巫闾
山地区在中生代两期伸展作用过程中地壳减薄的厚度约为5.19~5.41km。
医巫闾山两期伸展变形过程中均伴随着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和双峰式火成岩
侵位。对比研究区岩浆活动特点和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时空演化特点,
及区内运动学极性与西太平洋地区各板块俯冲方向的转变,可以确定医巫闾山地
区中生代伸展作用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中-晚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
的俯冲作用较弱。早- 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对中国东部
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幔和下地壳的岩浆活动,中侏罗世开始地壳尺度的构造变形
开始出现并在早白垩世广泛发育。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构造解析;运动学涡度;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岩浆演化;板
块俯冲
II
Abstract
A series of Mesozoic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MCC) are located in and
around North China Craton. The Yiwulüshan MCC is located at northeast margin of
North China Craton, and neighboring with east segment of Xi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致密含气砂岩储层参数及可动流体的定量评价.pdf
- 芳香基连噻唑类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紫外活性研究.pdf
- 花岗岩层高压旋喷咬合桩坑底加固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研究.pdf
- 芽再生过程中微丝骨架通过调节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影响干细胞的再生.pdf
- 节理产状概率模型研究及其在产状分组和岩坡不确定分析中的应用.pdf
- 胍、胍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和阴离子交换膜中的应用.pdf
- 苏州地面沉降区第四纪地层结构精细化研究.pdf
-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杂化和梳形化改性及其应用研究.pdf
- 葫芦岛市青山水库水资源论证研究.pdf
- 苏里格致密砂岩气层压裂产能测井预测方法研究.pdf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