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自杀朋辈干预
* * 大学生自杀的朋辈干预过程 1.注意观察了解,发现、确定问题:班级朋辈辅导员要通过观察和倾听,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并迅速将情况转告学校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实施救助。 2 .采取措施,保护当事人:首先与对方建立联络和初步信任关系。然后通过交谈,了解对方环境和处境,评估其自杀行为的危险性和紧迫性。同时运用心理诱导方法,劝导对方考虑其它形式的解决方法。得到对方停止自杀承诺后,即带其离开自杀场所。 3 .进行心理辅导:给自杀者以心理支持,稳定其情绪。帮助自杀者建立可供选择的抗挫折机制。帮助自杀者制定新的计划,彻底地摆脱自杀阴影。 4 .自杀发生后,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一是要重视对自杀未遂个体的心理修复工作。二是自杀者死亡发生后,协助、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当时学生群体的心理修复工作。 加强朋辈干预成效的措施 一、加强大学生自身内部环境的改善,重视自杀的个体心理预防。 1 .鼓励大学生加强自身心理素质建设,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形成积极的心态,增强其心理承受力以应对各种应激因素。 2 .加强大学生自身的挫折教育,强化他们对挫折的耐受力,做好防范各种挫折的心理准备,以使他们能有效地进行心理调试,建立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 3.鼓励大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矫正不良人格,减少人格障碍的发生。 4 .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确立合适的目标,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 5 .帮助大学生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 二、学校要建立有效的自杀危机干预体系 大学生心理问题五级防护网 一级防护:学生自我调节 二级防护:学生,心理委员 三级防护:教师,辅导员,班主任 四级防护:心理咨询中心 五级防护:医院与家庭护理 三、提高朋辈干预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对危机干预心理辅导人员的要求: 1.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能合理配置自己的心理资源。 2.在突发事件前能保持冷静。 3.必须敢于挑战,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灵活性。 4.要保持充沛精力,真诚、热情帮助当事人,同时能不断自我调整以照顾自己的身心需求。 5.能对不断涌现变化的问题迅速反应。 6.具有换位思考能力。 紧急心理救援具体操作方法 危机干预的三大技术 沟通:建立关系,获得信任 支持:稳定情绪 干预:问题解决,促进行动 态度篇 1 无言的陪伴(和你在一起) 2 一杯温水(一杯温水胜过千言万语) 3 一张面纸 4 大耳朵小嘴巴(倾听) 5 说停就停(控制好自己的好奇心,不然他会受不了) 行动篇 第一次面对危机,我们会产生紧张情绪,这是正常的,我们应: 1.冷静与危机事件当事人交流 2.热情与危机事件当事人交流 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4.通过询问具体问题来确定当事人所需帮助 5.把要处理的事情写成协议 6对当事人表示尊重 当事人对危机事件产生强烈心理反应时,我们应: 1.推动安全环境建立 2.推动冷静环境形成 3.推动相互联系环境建立 4.推动自我效能环境发展 5.推动互相帮助环境发展 参与危机救助的人员不应做: 1.强迫他人讲述自己经历,尤其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细节。 2 .只是给简单的安慰或保证,如“一切都会好的”、“至少你还活着”。 3告诉当事人他们应该怎么想、怎么感觉,他们本来应该怎么做。 4用暗示别人的行为和观念的方法告诉他们为什么会遭受灾难。 5许不可能做到的承诺。 6在需要得到某种帮助或服务的人面前,批评和埋怨这种帮助或服务。 认识有关的谬误 常见的自杀谬误主要有: 与想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 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自杀是不合理的行为 自杀者患有精神疾病 自杀发生在家族中,具有一种遗传倾向 想过一次自杀就会总想自杀 一个人自杀未遂后自杀危险可能结束 一个想自杀的人开始表现慷慨和分享个人财产,表明这个人有好转和恢复的迹象 自杀是一种冲动行为 小游戏 测测你的自杀危险程度有多大 一个人无论何时具备下表中4—5项危险因素,都应该认为这个人正处在自杀的高危时期。 1、有自杀家族史。 2、曾有自杀未遂史。 3、已经形成一个特别的自杀计划。 4、最近经历了心爱的人去世,离婚或分居事件。 5、家庭因损失,虐待,暴力失去稳定。 6、陷入特别的创伤而难以自拔。 7、精神病患者。 8、有药物或酒精滥用史。 9. 最近有躯体和心理创伤。 10. 有失败的医疗史。 11. 独居并与他人失去联系。 12. 有抑郁症,或处于抑郁症的恢复期。 13. 有特别的行为或情绪改变,如冷漠、退缩、易激惹、焦虑或睡眠、饮食、学习等的改变。 14. 有严重的绝望或无助感。 15. 显示一种或多种深刻的负性情感特征,如愤怒、攻击性、孤独、内疚、敌意、悲伤或失望,这些是个体非特异的正常心理行为特征。 过身心健康的生活 每天睡适时的觉 早餐吸取蛋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