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俗常识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蒙古族民俗常识教案

第一课 生产民俗 1、狩猎民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狩猎民俗;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的狩猎民俗,培养学生团结、坚韧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蒙古族的狩猎民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蒙古族狩猎民俗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狩猎曾是蒙古民族一种很重要的生产方式,牧民常把它视为生活的来源,猎取野兽作为食物的朴充,用它们的皮毛做衣服,或出卖交换其他生活必需品。 1、祈赐猎物 蒙古人认为山狍野鹿、豺狼虎豹都是上天的"牲畜",只有祭天才能得到猎物。各地在出狩之前,都要进行专门的祈祷和"召唤猎物"的烟祭,祈求上天赐下猎物,才能"出有所猎,归有所获"。届时每一户人,集中在事先约好的禽兽较多的地方,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狩猎长者在高出点燃篝火,用带来的香火祭天神。 狩猎前的准备工作,也在一种神秘的状态和气氛中进行。他们不说出猎的日期,只是悄悄地传送马粪蛋,暗示什么时候大家集中。这期间大家见面办事,都要和和气气,避免争吵磕碰。谈及飞禽走兽,也不能口出秽言。即使某座山上没有野兽,也不能直言没有,而要说:"可能有吧,近日没有看到"特别忌讳在家里谈论打猎的事,因为灶神爱翻闲话,万一她给山狍野鹿透出风去,大家就什么也打不着了。还怕野兽警觉,谈及猎物时尽量避免直呼其名,只用它们彼此明白的行话代替。 2、爱惜猎物 人们往往以为猎民是很贪婪的,似乎碰见的野兽都要杀掉,实际上蒙古民族猎民却是很讲狩猎之道的。猎物既是上天的赐予,珍惜猎物便是猎民的美德。什么季节狩猎,什么地方狩猎,什么野兽可杀,什么野兽不可杀,在法律上和道义上都有一套严格的准则。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就记载着一条忽必烈大汗禁止所有各国臣民在每年三---十月间行猎的命令,违者"严惩不贷",其用意在于使"每种猎物能够大限度地繁殖起来"。几百年来,在蒙古人心目中形成了良好的传统猎风。一般忌讳捕杀怀胎、带仔母兽及幼兽。谁若猎取这些野兽,就被看作是最无能的男人,受到百般揶揄。围猎的时候虽然要求不跑掉一头野兽,但是并不把钻进包围圈的野兽全部斩尽杀绝。围猎的最后,总是以放生大批幼兽和带仔母兽来结束。一旦围猎结束,任何人不再触犯野兽。打猎也忌讳"断群":猎取十头以上的兽群,总要放掉几只。历史上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弟,曾把野兽当作"牲畜"看待,将其捕捉以后打上火印,作为私有财产的标记,而后放还野地。打猎多是为了吃饭和度荒,牧民观念中没有囤积居奇和赖以发财的思想,加之地广人稀,狩猎有道,野兽便能孽生繁衍起来。 3、原始古老的分配 牧区有句谚语"打猎靠各家,猎物众人拿",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分配方式。如果你在野外碰着谁打着猎物,你完全有权利同猎人一样得到一份猎物,不必为"无功受禄"而自惭形秽。因为既然猎物天授,就应当人人有份,都有权利享受这种"天赐之物",猎人不得独吞,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可是猎物的头、皮和心肝,一定要留给那个猎人,这个人也往往视此为最大荣耀。在常人看来,它们并不是猎物最好吃的部分,为什么偏偏留给猎获者?因为古人认为,野兽的灵魂就附着在这一部分上,用它祭了敖包,它就可以早升天早转生。把它送了人,以后便打不着野兽了。这是蒙古人重精神、轻物质的浪漫气质的流露,直到今天还能看到,而且从猎物发展到牲畜,从狩猎发展到祭祀。 2、游牧民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游牧民俗;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的游牧民俗,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蒙古族的游牧民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蒙古族游牧民俗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配以蒙古族游牧图片进行课件演示,学生欣赏。 师:你知道图中是哪个民族吗?(蒙古族)这是什么场景呢?(蒙古族的游牧场景),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蒙古族的游牧民俗,你们感兴趣吗?《游牧民俗》。(教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源于生灵的五畜命名 师:“五畜”指的是哪几种牲畜? 教师指名回答后,大屏出示五畜图片 全班同学再齐声读一遍 师:根据五畜体型的大小可分哪两类?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 哪些牲畜为大畜?哪些牲畜为小畜? 以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