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养生基础理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经络养生基础理论

中医经络养生基础理论 概要:1、了解五脏六腑及其相对应的情志、五行等 2、了解经络的定义及其分类 3、了解十二经络、任督二脉的循行与主要病理变化及常用保健穴位 一、五脏六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五主:肝主筋,主颜色;心主臭,主血脉;脾主味,主肌肉;肾主液,亦主骨;肺主声,主皮毛。此五主,各有条。 五窍:肝窍目,心窍舌,肾窍耳,肺窍鼻,脾之窍,上下唇。此五窍,各有门。 五藏:肝藏魂,亦藏血;肺藏气,兼藏魄;脾统血,藏意津;心生血,主藏神;肾藏志,亦藏精。 五色:肝色青,肺色白,脾色黄,肾色黑,心色赤,此五色,观部位,论生克。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表里)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主 筋 血脉 味 皮毛 骨 五窍 目 舌 唇 鼻 耳 五藏 魂,血 神 意 气,魄 精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液 泪 汗 涎 涕 唾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五臭 臊 焦 香 腥 腐 五发 眉 发 腋、阴 皮毛 须 五时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味:心味苦,肝味酸,肾味咸,脾味甘,肺味辛,见口间,此五味,脾所关。 五志:心志喜,肺志悲,肝志怒,脾志思,肾志恐,意自知,此五志,肾所司。 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生。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何能?水生木,木乃荣,木生火。火克金,金制木,木不横,木制土,土平敦,土制水,水不淫,水制火,火不焚。子母辨,主从分。 五液:心液汗,肺液涕,脾液涎,肝液泪,肾液唾。此五液,谷之生,肾之泽。 五声:呼属肝,笑属心,肺声哭,肾声呻,脾声歌,此五声,司之肺,参五音。 五臭:肺臭腥,肝臭臊,肾臭腐,心臭焦,脾臭香,鼻自招,此五臭,心所操。 五发:须属肾,发属心,皮毛肺,脾腋阴,眉属肝,五脏生。此五者,各当分。 表里:小肠心,大肠肺,胆连肝,脾连胃,肾膀胱,表里配,胞与焦,十二味。 二、经络系统 1、定义:经络即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2、经络的基本作用: 1)、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如《灵枢·海论》中所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2)、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如《灵枢·本藏》中所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 《灵枢·经脉》中言: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3、经络的组成: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分别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组成。 络脉:络脉分为十五络、孙络和浮络。 十二正经:由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组成。 脏与腑,外属经,手与足,二六均。足太阳,属膀胱,足阳明,胃腑当,足少阳,属胆腑;足太阴,脾所主,足少阴,内属肾,足厥阴,肝之本。手太阳,为小肠,手阳明,是大肠,手少阳,三焦强,手太阴,即肺金,手少阴,内属心,手厥阴,胞络经。 任督二脉: 有任督,百脉王,前与后,分两行,前行短,后行长,滞则病,通则常。 4、十二经络分布规律: 十二经络中,互为表里关系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相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相接;同名的阴经与阴经,在腹胸部相接。 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 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三阴经:上肢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包络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在足内踝下,为足厥阴肝经在前,足太阴脾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过内踝上8寸后,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足少阴肾经: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 足太阴脾经: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 足阳明胃经: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 足太阳膀胱经:背部正中线旁开3寸和1.5寸。 足少阳胆经:体侧。 5、十二时辰经脉流注顺序: 寅时 (3-5点) 卯时 (5-7点) 辰时 (7-9点) 巳时 (9-11点) 午时 (11-13点) 未时 (13-15点) 肺经 大肠经 胃经 脾经 心经 小肠经 申时 (15-17点) 酉时 (17-19点) 戌时 (19-21点) 亥时 (21-23点) 子时 (23-1点) 丑时 (1-3点) 膀胱经 肾经 心包经 三焦经 胆经 肝经 三、经脉循行及重要作用 (一)、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 1、经脉循行:循行于上胸外侧,行于上肢内侧面桡侧,到达拇指末端。 腕后支脉:从列却穴分出,走向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2、主治病变: ⑴.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胸痛、气喘、咯血等; ⑵.五官疾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