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废总复习与
LHV = m理烟 Cp (T2-T1) + m过空 Cp (T2-T1) LHV = m烟 Cp (T2-T1) EA=m过空/m理空 近似计算 焚烧相关计算 * 例 题 2 拟在废物焚烧炉中焚烧氯苯(C6H5Cl),采用过量空气100%,请核算一下其操作温度是否会超过炉子的允许温度1150℃? 解: 解:① 先计算LHV mC6H5Cl=12×6+5+35.5=112.5 ∴ mC=0.64 mH=0.04 mCl=0.32 由Dulong近似式 LHV=2.32[14000×0.64+45000(0.04-0)-786×0.32+0] =2.32×10508.48=24398.98(KJ/kg) ②计算EA=100%时的绝热火焰温度 ∴ 未超过允许温度(1150℃) * ? 固体废物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指固体废物从进炉开始到焚烧结束炉渣从炉中排出所需的时间。 ? 为简化起见,常假设焚烧反应为一级反应,按照化学动力学理论,其反应动力学方程可用下式表示: 在时间0→t,浓度从CA0→CA变化范围内积分,则上式变为: 废物在焚烧炉中停留时间的计算 * 例3 试计算在800℃的焚烧炉中焚烧氯苯,当DRE分别 为99%、99.9%、99.99%时的停留时间。 解:已知T=800℃,查表得:A=1.34×1017,E=76600 可得:t99%=0.1378(s) t99.9%=0.2068(s) t99.99%=0.2757(s) * 习题:试计算在900℃的焚烧炉中焚烧甲苯,当焚烧时间分别为0.1S、0.3s时的DRE。当甲苯的DRE要求99.99%,甲苯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为多少?(甲苯的A=2.28 ?1013,E=56500kcal/(g.mol),R=1.987kcal/(g.mol.k) 解: * 焚烧工艺 * 热 解 * 概念 热解机理 焚烧与热解的区别 热解工艺分类 热解的定义 概念一 热解是一种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燃烧过程,是在低电极电位还原条件下的吸热分解反应,也称为干馏或炭化过程(煤气工程,及焦化就是热解过程)。 概念二 有机废物的热解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导热系数(W/cm2·k)和熔融热(J/kg)等热性能的差异,在还原条件下进行的吸热分解过程。 概 念 * 热解机理 * 焚烧与热解的区别 * 焚烧与热解的区别 * 热解工艺分类 * 最终处置 * 处置方法分类 填埋场选址的原则要求 卫生填埋场基本组成 填埋场浸出液及其控制 填埋气的产生及控制 处置方法分类 处置方法分类 根据处置场所可将最终处置分为陆地处置和海洋处置两大类。 陆地处置:是基于土地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置,根据废物的种类和处置的地层层位(地上、地表、地下和深地层),陆地处置可分为土地耕作、工程库贮存、深井灌注、浅地层埋藏和土地填埋等多种方式。 土地填埋处置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最终处置方法之一。 海洋处置:是基于海洋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置的方法,它可以分为海洋倾倒和远洋焚烧处置两种方式。 * 填埋场选址的原则要求 * * 卫生填埋场基本组成 8. 气体导排设施 9. 气体利用设施 10. 场外排水设施 11. 场内清污分流设施 12. 围墙、防飞散设施、 防护林带 13. 地下水监控系统 1. 场底基础 2. 堤坝(垃圾坝、截污坝) 3. 地下水导流设施 4. 防渗设施 5. 防渗膜保护设施 6. 垃圾渗滤液导流设施 7. 污水处理设施 * 填埋场浸出液的来源与支出 * 填埋场中水的控制 土地填埋技术的核心是防止填埋废物中的有害组分对处置场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雨水,地下水,地表径流和废物自身分解产生的水分,溶解废物中的有害组分形成的浸出液对地下水及地表水造成污染,因此,可以说,对水的控制是解决填埋场环境污染的关键问题。 在填埋场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和浸出液。其中地表水作为浸出液的主要来源,对它的有效控制,实际上就成为填埋场周围水环境污染的首要控制因素,对整个填埋场的建造和运行费用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 设计地下水保护系统的目的 保持地下水水位与废物层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防止浸出液污染地下水; 防止地下水渗入填埋场,以减少浸出液的产生量。 填埋气产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的综合过程,其中生物降解是最重要的。目前普遍认为填埋气的产生过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好氧分解阶段 第二阶段:好氧至厌氧的过渡阶段 第三阶段:酸发酸阶段 第四阶段:产甲烷阶段 第五阶段:填埋场稳定阶段 填埋气产生过程 * * 气体控制的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北师大版,共3套).docx VIP
- 1.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课件)-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ppt
- 弱电工程基本知识培训课件.pptx
- 《SolidWorks三维设计及运动仿真实例教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 《GB29446 - 2019选煤电力消耗限额》最新解读.pptx VIP
- 对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的研究.docx VIP
-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汇.doc
- 2025年部编人教版(统编新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公务员法-公务员法.doc VIP
- GBT1094.12-2013.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