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图题诗最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墨梅图题诗最终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赞美竹: 竹子,你…………………. 竹子,你…………………. 竹子,你…………………. 竹子,你…………………. 啊!竹子,我……………………….你! 阅读链接:(课外延伸) 扬州八怪:“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鲩、汪士慎八位画家。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 “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播。李鲩、李方膺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试画,后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印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联燮为“书画史”。 “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成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悲奇妙,成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 谢 谢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的特点: “清气”——指墨迹的清香,梅花的清香,卓尔不群的人品的清香。 “满乾坤”——指诗人这种不流于世俗、 傲骨铮铮的气节, 这种不 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 情于梅 花精神,卓 尔不群的气节和人 品的体现。 诗画意境 艳丽的颜色不要了,只留下满乾坤的—清气; 迷人的身姿不要了,只留下满乾坤的—清气; 虚浮的外表不要了,只留下满乾坤的—?清气; 一切的一切都不要了,只留下满乾坤的—清气); 只留下(铮铮的傲骨);只留下孤寂飘逸的品性 只留下(卓尔不群的气节) 1诗中哪两句诗体现出诗人自己的情怀? 2现实生活中的梅花要么白色,要么红色,为什么王冕却要将梅花用淡墨表现并描写出来?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合作学习 诗人仅仅是在赞美墨梅卓尔不群的品质吗?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的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 写作特色: 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题画诗,梅的清气即人的正气。诗人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他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卓尔不群的气概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梅象征着怎样的精神? 神清骨秀,高洁端庄,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格。 梅 (宋)王安石 墙 角 数 枝 梅, 凌 寒 独 自 开。 遥 知 不 是 雪 , 为 有 暗 香 来。 南宋的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墨竹图题诗 一、预习探究: 1、生字: 衙( ) 斋(zhāi) 燮(xiè) 号(háo)寒 放赈(zhèn) 遂(suì) 救济(jì) yá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劳顿:劳累。 思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质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难 的人。 赈灾:赈济灾民。 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衙斋:官衙中 的书斋。 些小:指官职卑微。 吾曹:我们。 关情:关心。 二、交流课外资料: 图题诗:图题诗就是为一幅画题一首和画内容差不多的诗句。 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墨竹图题诗就是单用墨画竹子的图画上面的诗。 郑燮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晚年署作板桥老人。 中国清代 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 竹。以画竹之笔画赤子之心,其品格亦如所画之竹孤傲有节,体血百姓,两袖清风,官位虽小,足称有节。其另一画竹赠别诗亦可见其品格: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消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郑板桥一生经历丰富,风雨坎坷,关于其的许多故事被保存下来流传于世,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一直所坚持的民本刚直的思想也影响着后来者。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副《竹兰》画上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