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行菌检查与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1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行菌检查与防治

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微量液体稀释法 (microdilution test) 原理: 聚乙烯板内含有各种稀释度的抗菌药物,实验时 加入100μl浓度为105 CFU/ml的菌液,盖上盖板,35℃ 16~20h观察结果。孔底部清晰不出现细菌沉淀的最低 抗菌药物浓度即为该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通过CLSI标准判断其敏感和耐药。再取0.01ml容量接种 环取肉眼观察无菌生长的液体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作次代 培养,经35℃过夜培养后观察最低抗菌药物浓度能杀死 99.9%原始种入的细菌即为该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 用微量加样器接种100μl 到96孔中,盖上盖板。 同时作阳性、阴性对照。 原理: E试条是一条5mm×50mm无孔试剂载体,一面 固定有一系列预先制备的浓度呈连续指数增长稀释抗 菌药物,另一面有读数和判别的刻度。抗菌药物的梯 度可覆盖有20个MIC对倍稀释浓度的宽度范围。将E 试条放在细菌接种过的琼脂平板上,经孵育过夜,围 绕试条明显可见椭圆形抑菌圈,圈的边缘与试条交点 的刻度浓度即为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对照CLSI标准判断其敏感、耐药、中介。 孵育后形成一椭圆形抑菌圈,抑菌圈和试条的相交 处的刻度即为抗菌药物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 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第6章 细菌耐药性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一、抗菌药物概念 1.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 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抗生素(antibiotics)和化学合成的药物。 2.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红霉素、螺旋霉素等。 3.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 链霉素、庆大霉素 4.四环素类(tetracycline) 四环素、强力霉素等。 5.氯霉素类(chloramphenic) 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 6.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 磺胺类:磺胺嘧啶(SD)、复方新诺明 (SMZco)等。 喹诺酮(fluroqinolone)类:包括氟哌 酸、环丙沙星等。 7.其他 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 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杆菌肽、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等。 (二)按生物来源分类 1.细菌产生的抗生素 如多粘菌素和杆菌肽。 2.真菌产生的抗生素 如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现在多用其半合成产物。 3.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 放线菌是生产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其中链霉菌和小单孢菌产生的抗生素最多。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两性霉素B等。 一、细菌的耐药性 (四)控制耐药性的策略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①制定抗生素用药常规,教育医务工作者和病人规范化用药,供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参考。 ②严格根据适应证选用药物 ③病人用药前应尽可能进行病原学检测,并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参考。 ④按药物的药动学特性,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⑤用药疗程应尽量缩短,一种抗菌药物可以控制的感染则不任意采用多种药物联合。 ⑥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预防应用和联合用药,避免滥用。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biosafety)是生物技术安全(safety of biotechnology)的简称。 狭义地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及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广义地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 根据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是指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