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培训.ppt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培训 临床药学室 赵 森 常见药品不良反应举例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药品不良事件 90年代统计,我国由于药物致聋、致哑儿童达180余万人。其中药物致耳聋者占60%,约100万人,并每年以2-4万递增。原因主要是抗生素致聋,氨基糖甙类(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占80%。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形式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形式举例 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 ADR≠药品质量问题(伪劣药品) ADR≠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 ADR≠药物滥用(吸毒) ADR≠超量误用 药品不良反应概念解读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A型(量变型异常): 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 特点: 常见 剂量相关 时间关系较明确 可重复性 在上市前常可发现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 指突然发生的,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内,使用同一种药品对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进行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人药品不良事件。 AE—ADE—ADR关系示意图 合并用药种类与ADR发生率之间对应关系 苯甲醇—臀肌挛缩 2004年湖北恩施州鹤峰县某乡495人(2-29岁) 表现:跛行、八字腿、蛙行腿、难翘“二郎腿”、下蹲受限、皮肤凹陷 手术费每人3000元/人,一个乡148.5万元 我国法律法规中相关要求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010年12月13日卫生部审议通过,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 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十三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药品生产企业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第十五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获知或者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当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不具备在线报告条件的,应当通过纸质报表报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由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代为在线报告。 第十八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并保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档案。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医院开展ADR监测的优势 医院常常是发现不良反应的第一个地点。 处方药、非处方药 医务人员常常是ADR的直接接触者。 医务人员是ADR患者的主要救治者。 药品不良反应的深入研究离不开医院。 院内ADR报告流程 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主要是使用非医学用语; 将药名+不良反应=ADR名称:双黄连过敏反应; 填写不具体,未明确解剖部位或使用诊断名词不正确或不准确:溃疡-口腔溃疡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将用药原因作为ADR或原患疾病的诊断:术后预防感染-胆囊炎术后; 编辑性错误 错别字; 预防用药普遍不知如何正确填写,在原患疾病栏填写“无/没病/健康”等。 不良反应过程描述 3个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 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的时间; 不良反应终结的时间。 3个项目: 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药品不良反应动态变化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 2个尽可能: 不良反应/事件的表现填写时要尽可能明确、具体; 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尽可能明确填写。 不良反应过程描述 4、关联性评价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①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 ②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 ③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 ④再次使用可疑药品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 ⑤反应/事件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 需重点关注的品种 关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关注中药,尤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关注新药的ADR; 关注重点监测品种的药品不良反应; 关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品种。 药品信息 常见错误: 通用名、商品名混淆或填写混乱,剂型不清; 生产厂家缺项,填写药厂简称; 把产品批号写成药品批准文号; 用药原因错误; 并用药品率低 6级评价标准 评价的必须资料无法获得 无法评价 需要补充材料才能评价 待评价 ±? ±? - - 5 ? ? ? + 4 ±? - - 可能无关 ±? ± + 可能 + + + 很可能 + + + 肯定 3 2 1 关联性评价 +表示肯定; -表示否定; ±表示难以肯定或否定; ?表示不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