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成长过程中关于儿童心理的探讨.ppt
幼儿成长过程中若干心理问题的探讨分析主讲:崔广立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员督导 河南大学心理咨询专业、硕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注册心理咨询师 心身养生咨询师、婚姻情感咨询师 许昌人民广播电台“心灵有约”特邀嘉宾 个人博客:/xyzcui 按照儿童的成长顺序,就孩子的教养方式,和大家一起探讨。 1、孩子出生后,父母多抱还是不抱? ——关于孩子亲密关系的探讨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抱的好处?不抱的好处? 肌肤饥渴症 哈洛的猴子的实验 一个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或者她也没有爱的能力,所以就对父母也没有爱了。 早期的亲密关系,决定以后亲密关系的模式。 ——强迫性重复 2、分床问题 ——关于孩子分离焦虑的问题 什么时候分床? 分床的好处?不分床的好处? 分床与不分的心理分析 很多时候,是家长无法做到和孩子的分离,抓住孩子不放。——投射性认同。 3、孩子哭闹的处理方法 ——关于孩子、成人的情绪问题 置之不理还是抱起来哄? 转移注意力的利与弊?共情与情绪疏导。 情绪的瘀滞,导致气血运行规律的变化,带来身体的症状,心灵的停滞。——情结 孩子入园难的问题 如何面对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孩子? 打骂?玩具?骗?突然消失? 家长分离的焦虑。 过渡性客体。 ——心理访谈《幼儿园恐惧症》 4、延迟满足还是及时满足? 延迟满足的好处?及时满足的好处? 如何把握,不同的年龄阶段如何满足? 早期的缺憾感,导致我们一生都在试图满足那种缺失,追求满足的过程,试图补偿,但心结未除,模式依旧。——强迫性重复。 口欲期、肛欲期 贪官的内心独白——“小时候很穷” 5、孩子先天疾病,日常疾病的心理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性疾病 孩子的情绪问题 感冒、发烧等日常疾病 个例:儿童期严重糖尿病、近视 6、父母对于孩子的挑剔 俄狄浦斯情结 爱的竞争——《金婚》里的张国立、蒋雯丽,儿子的出生 对于孩子的打击,是父母潜意识害怕孩子超越自己。个例:“小鱼不怕大鱼” 好的父母的条件就是:能够忍受孩子长大所导致的自己被抛弃的感觉。孩子的长大,意味着离父母越来越远。 从精神分析诞生之后,父母打孩子就不再有理由。父母打孩子还声称这是为孩子好,明显地是在掩饰潜意识里的恶毒。比如父母情绪好一点的时候,孩子调皮一点,父母能忍得住;但是父母如果本来就情绪不好,孩子稍微一点的调皮,就可能遭到打骂。所以父母打孩子,只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而不是为了孩子好。 一个内心充满焦虑、全无幽默感的父母,一跟孩子说话就挑孩子的毛病,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自己爱孩子似的。最后逆耳的忠言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 同样内容的话,一个人可能会说得温和委婉,另一个人却说得声色俱厉,后者的话里多出来的情绪内容,实际上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积淀下来的,与他此时此刻所说的事件和针对的人物无关。 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恶言恶语中,他就会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和有价值的人,所以他需要通过虐待自己来惩罚自己。 一个人的人际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语言制造的。一个人如果总能重话轻说,那就意味着他时刻在呵护他人,作为回报,他也会得到很多的温暖的呵护。 7、孩子摔倒等问题的处理带给我们的思考 ——关于孩子责任承担的培养 告诉孩子行为的后果,而不是太多的恐吓 个例:水是热的,不信你摸摸。 强化、惩罚、消退 如何夸奖?夸奖什么?如何惩罚? 奖励和惩罚都要及时,隔离方法的适当使用,消退孩子的哭闹等不良行为。 8、如何学习?学什么? 如何识字的思考。 培养孩子成为父母的道具——表演识字 数学等。3岁前的记忆和之后方式的不同。 培养孩子成为实现自我的工具。 人人都有攻击性,孩子小时候的攻击性是直接通过“动手动脚”来满足的,稍大以后,攻击性就会通过在学习成绩上超过别人来满足。 父母把孩子培养优秀,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攻击性。 说人家的孩子好,是因为自己的孩子给自己带来了挫败感。 9、孩子过早懂事的利与弊 告诉孩子,父母不容易,好吗? 期待孩子的感谢? 很多母亲都认为:我养育了你,我有特权去指使你。这些母亲在为孩子奉献的时候,其实也在内心对孩子有所期待,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所预想的方式去成长。如果孩子并不如其所愿,她们就会深深地失望,并用这种失望去伤害孩子。 孩子过度承担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传染病及其预防(人教版).ppt
-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ppt
-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ppt
- 你若科学养护,我定健康相伴.pdf
- 使用无创呼吸机护理查房..ppt
- 健康生活每一天1-2.ppt
- 儿科实践学习人员应掌握知识.doc
- 儿科疾病-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ppt
- 儿科血液系统疾病1-营养性贫血.ppt
- 儿童人身伤害事故中学校及幼儿园的法律责任以及应对预防措施---董度V2.0.ppt
-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 语文.doc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中学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doc
- 广东省揭阳市真理中学2016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doc
-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柘林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期末生物试卷..doc
-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广雅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件——第八章 液体制剂.pdf
- 广州医学院内科学精品课程.pdf
- 广教六年级综合实践茶与生活.pptx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胸部放疗.pdf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崇左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