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希腊罗马.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希腊罗马

第二章 希腊、罗马的科学 希腊文明的发祥地 纯希腊文明所达到的范围 纯希腊时期的科学 作为哲学的一个方面 米利都的泰勒斯 泰勒斯(Thales,约前624—546)断言所有的事物都起源于水,因此他被尊为希腊科学和哲学的鼻祖。 1)泰勒斯的命题中没有神话因素;2)泰勒斯用这个假说解释了其它自然现象。如回答了大地靠什么支持这个古老问题。3)现代科学正是从泰勒斯和其同时代人的思想持续不断地传下来的。 泰勒斯首先尝试抽象数学 首先把埃及的几何学变成一种抽象研究的对象,在他那里直线变得没有任何厚度并且绝对平直。 发明从公理、定理求证结果的演绎方法。 发明一些具体的几何定理:圆的任何一条直径把圆分成两等分;对顶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通过比较金字塔的影子和一根已知长度的影子来确定金字塔的高度。 爱奥尼亚的其他自然哲学家 阿那克西曼德(前610/9—546/5),主张万物本原是无限; 阿那克西米尼(前585—528),主张万物通过聚散从空气中变化而来; 赫拉克里特(前540—约475),主张万物源于火。 毕达哥拉斯主义 以萨摩斯岛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70—497/6)命名的这个学派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对数最感兴趣,把数作为一个形而上学原则。 传说毕达哥拉斯发现了2:1 、3:2 、4:3 这几个数字比率跟最和谐的音程八度音、五度音和四度音一致。 万物 = 数 整个宇宙 = 数与和谐 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发展一方面导向对数的任意推测;另一方面则致力于发现可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自然规律。 这种尝试的多次成功使他们认识到科学应该把数学借为表达思想的语言。 毕达哥拉斯定律 直角三角形三边a、b、c,c为斜边,则:a2 + b2 = c2 爱利亚学派 以意大利南部城市 爱利亚命名。创始人 巴门尼德约于公元前 500年出生在爱利亚。 该派学说的特点是:坚决否认现实的任何变化,变化被认作是非真实的表面现象。他们试图阐明他们能够通过理性来证明千万不能相信感觉的启示。 该派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就是芝诺(Zeno,490-425BC),以他的佯谬而闻名于后世。 芝诺佯谬 两分:运动不存在, 因为运动的物体在达到其目的地前必须达到其路程之中点。 阿基里斯和龟:在赛跑中,慢者永远不会比快者追上,因为追赶者首先必须达到被追赶者出发之点,因而运动较慢者总是跑在前头。 以上两者针对空间和时间无限可分 芝诺佯谬 飞矢不动:如果一物处于始终如一的状态中,它要么保持持续的运动,要么保持持续的静止,而运动着的箭在运动的任一瞬间必在一确定的位置而是静止的,所以箭就不能处于运动状态。 运动场:一组物体B沿着跑道A挨着另一组个数相同的物体C彼此相向移动,两者移动速度一样,B越过A的数目是越过C的一半,由此可知一半的时间等于一倍的时间。 以上针对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可分的最小单元 原子论 由留基伯( Leucippus,前六世纪)和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of Abdera,约前460—370)创立。该派学说承认变化是现实的,与爱利亚学派观点针锋相对。 假设存在着无限多自身不变的微粒——原子。由于原子的秩序、位置、大小、形状和运动状态的不同,造成各种事物和态势,它们共同组成自然界。原子自身的内部没有变化,除了不可渗透性外无别的特征。 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Plato 约427BC-约347BC)原名亚里斯多柯斯,柏拉图是其绰号,为“宽广”之意,因其肩宽而得。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全部现实知识是符合于形式或理念的超感世界的,可感世界的事物不过是理念的模糊反映或粗糙仿造。 柏拉图主义对待数学的态度 在柏拉图的两个世界之间,数学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中间地位,数学训练是步入哲学的真正准备。 在柏拉图创立的雅典学院门口写着“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的告示。 在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下,数和从前产生它的实际需要之间的联系完全割断了。 柏拉图主义要求下的天文学 柏拉图眼中的天文学不涉及可见天体的可感知的运动,而只与想象中的天空中数学点的完美运动有关,这些点,能描出均匀的圆圈。 天文学家的工作就是用各种匀速圆周运动的组合来解释天体运动的不规则性。这为数理天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解释行星的不规则视运动 天体既然是完美的,行星的不规则视运动则需要得到解释。 2005年11月火星冲日前后 spaced about a week apart - from late July 2005 (bottom right) through February 2006 (top left) 同心球理论 欧多克斯(Eudoxus,约409-356BC)在柏拉图的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天体的同心球理论。他一共设置了27个同心球:恒星一个,五颗行星每颗四个,太阳和月亮各占三个。 亚里斯多德主义(Aristotl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