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作为艺术实践的可能从视觉的虚拟性谈起
生命作為藝術實踐的可能──從視覺的虛擬性談起
Yang, W.-I. (2012). What is an Artistic Life ? A Discussion from Virtual Reality and
Imagin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Logos and Aesthesis: Phenomenology and the
Ar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lebrating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Edwin Cheng
Foundation Asian Centre for Phenomenology, Hong Kong.
前言
在柏拉圖的洞穴之喻中,無自由的人們自小就在黑暗的洞穴裡生活,直到其
中一人離開了黑暗的洞穴,才在朝向(太陽)光的歷程中逐漸認識到真理。離開
洞穴的行動象徵著離開生存的黑暗,意謂著生存者在逃離生存的同時展開追尋真
理的旅程。柏拉圖相信,雖然自小生活在虛擬影像中的人在剛離開黑暗洞穴時必
然承受不了真理之光的強度,但最終將能突破限制而直視象徵真理的太陽
(Platon, 1950: 516b. )。在此脈絡下,教育(為了求得真理)的意涵似乎意謂著:
使靈魂離開生存的現實而朝向超越真理的形上「實踐」。
實現此形上「實踐」的關鍵在於視覺的鍛鍊,使人意識到現實世界的虛假性
而將眼光朝向他方。但柏拉圖可曾意識到,視覺朝向他方的超越使觀看的可能性
1
被距離所限制,在此意義上,那存在於超越之外的、那被人所崇拜 的永恆價值,
2
難道不是主體的想像與視覺的虛擬性的創造產物嗎? 而視覺對他方真理的「表
象」,不也只是視覺的虛擬所創造的 「幻象」(die Erscheinung /l’apparence )?當
柏拉圖要人朝向他方的目光轉向太陽,他是否曾意識到觀看太陽對於視覺的損害?
3
太陽如火般難以承受 的光對於肉眼的灼熱將模糊人的視覺,肉眼不僅無法清晰
明白的看清楚「絕對善」(太陽)還可能被傷害,以致於最後失去了「觀看」現
4
實世界的能力。在一個意義上,人想以適合於觀察現象 世界的肉眼直視絕對光
1如同萊維納斯(1993)所說:「目光不是逐步攀升,而是尊敬;因而,它是讚嘆,它是崇拜。面
對著在封閉空間中運動的高度的異乎尋常的決裂,人們有著一種驚奇。高度因而獲得了高級的尊
嚴並成為神聖。從這個被視覺跨越的空間超越誕生了偶像崇拜。」1 (Lévinas, 1993: 191)
2一旦被形上學信奉為超越真理的價值顯現為主體的想像與視覺的虛擬產物,那麼被信奉為存在
的真實世界背後的超越真理,不正是以視覺作為先驗能力的主體的創造嗎?如此的形上意涵不正
意謂著虛擬的表象對於現實世界支配嗎?此種表象的真理與柏拉圖在〈洞穴之喻〉提到的,被洞
穴中的火光所照耀而映射出的影像,難道不具有某整程度的相似性嗎?西方傳統形上學所信奉的
真理與主體的創造物(藝術作品或行為)之間的距離,真的如同柏拉圖所描述的如此遙遠而天差
地別嗎?
3 這讓我們想到了伊底帕斯。
4 依照海德格,現象的希臘文Phainomenon 來自於phainestai , 意謂著使被看見(être visible )、使
1
源可能造成感官的傷害,並因而導致人表象世界的可能性被破壞。事實上,表象
世界的構成與先驗(a priori )能力息息相關,雖然人與其他物種共在同一光源之
5
下,但因為先驗條件不同 而使得人所表象的世界專屬於人所有,被人所表象的
世界因而也是人的視覺 (la vision )的創造──藝術。而如果超越真理與現實世界
皆是人之視覺所表象的虛擬產物,為什麼人不能肯定生存現實(〈洞穴之喻〉中
人們自小生存的黑暗洞穴),而在朝向真理的形上「實踐」中背離自身的根源?
如果形上的真理與屬人的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上海闵行区古美路街道招聘社区综合协管员1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知识点试题.docx VIP
- (完整word版)九宫格数独及答案(18道).docx VIP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6.2 学会依法办事教学课件(共27张PPT)-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医疗陪诊创业计划书模板.pptx VIP
- 贵州大学论文模版封面.doc VIP
- 第一单元(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pptx VIP
- 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表与验收表(样表:1土石方工程)(SLT 336—2025)水土保持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规范.docx VIP
- 技能认证焦炉调温工知识考试(习题卷18).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