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__第五章 地貌.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学__第五章 地貌

(五)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 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 (五)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 2、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如修建梯田或水平沟使原本平滑的山坡转而具有阶状结构。 二、基本地貌类型 地球表面最高(最大)一级地貌类型是大陆和海洋盆地。 大面积的山地和平原、海底山地和海底平原是第二级地貌类型。 山地和平原又包括低(小)一级的地貌类型,山地又可分为山岭、谷地、山间盆地等。平原则可因海拔高低不同而分为高平原(高原)和低平原。 高级地貌类型都具有构造成因,以内力作用为主导或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低级地貌类型则以外力作用为主导或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巨大的正地貌是构造隆升与外力剥蚀的结果,范围广大的负地貌则是构造沉降与外力堆积的产物。 无论是内力为主导,还是外力为主导形成的地貌类型,都可以按形态成因原则再进一步划分。大陆表面地貌的基本类型是山地和平原。就广义而言,山地包括丘陵,平原则包括高原。 (一)山地 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是地壳上升地区经外力切割而成。 山岭的形态要素包括山顶、山坡和山麓。 山顶呈狭长带状延伸时称为山脊。 山顶按形态特征可分为尖顶山、圆顶山、平顶山三类。 山坡可分为直形坡、凹形坡和阶状坡。 谷地包括河床、河漫滩、阶地等次级地貌类型。 山地分类 高山 3500—5000 m 按绝对高度 极高山>5000m 中山 1000—3500m 低山 <1000m 按相对高度 深切割 中等切割 浅切割 中国山地、丘陵分级 名称 绝对高度/m 相对高度/m 极高山 大于5000 大于1000 深切割的 高山 中等切割的 浅切割的 3500---5000 大于1000 500--1000 100---500 深切割的 中山 中等切割的 浅切割的 1000----3500 大于1000 500---1000 100-500 中等切割的 低山 浅切割的 500---1000 500-1000 100-500 丘陵 小于100 武夷山 乞力马扎罗山 九华山 可可西里北部的昆仑山 (二)平原 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平原。 低平原:(<200米) 高平原:(200-600米) 按海拔 地势平缓,切割深度和切割密度均很小 分为切割高原与波状高原两类 倾斜的> 2° 起伏的> 2°,相向或相背倾斜 按形态 平坦的<2° 凹状的> 2°,倾向中心 堆积平原: 侵蚀平原: 按成因 冲积平原、三角洲、洪积平原、湖积平原、风积平原、冰碛平原、海积平原等 侵蚀剥蚀平原、溶蚀平原、冰蚀平原、海蚀平原、风蚀平原等 黄土高原 欧洲某一平原 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假定地表没有地势起伏和地貌分异,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及由之转化而成的热能和地表温度状况应严格按纬度分布。但实际存在的地貌分异显著改变了这一特点,导致山地阳坡与阴坡温度不相同,各高度层带的温度更是迥然不同,东西走向山地经常成为热量带界线,例如我国的秦岭就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 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高原与同一纬度平原相比较,温度明显偏低,有时甚至低于其高纬一侧的平原的温度,从而呈现所谓的温度南北倒置现象。例如青藏高原年平均温在0度以下,而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年平均温反而在10度以上; 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即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温度也有很大差别,特定地貌条件下发生的焚风常使背风坡温度高于同海拔的迎风坡。根据气温直减率,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因此山地与高原往往形成“冷岛”,例如青藏高原,盆地和河谷相反,成为“热岛”例如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火炉。 山地的屏障作用及迫使湿润气流上升凝结使降水集中发生于迎风坡,热背风坡往往成为雨影区。例如我国喜马拉雅山南北两侧降水量的悬殊差异就是地貌影响降水量的明显例证。 山地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随高度上升而增加,一方面与温度垂直变化一起构成气候的垂直变化,另一方面也使山地总体降水量高于附近平原,因而成为湿润区的多雨中心和干旱半干旱区的“湿岛”,盆地与深切河谷则相反,成为“干岛”。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的乞拉朋齐和台湾省火烧寮多雨中心的形成就是由于具有这种特殊的地貌形态,天山与祁连山是干旱区湿岛的典型,吐鲁番盆地与横断山干旱河谷则是“干岛”的代表。 此外,地貌对地表热量水分的影响必然波及诸如风化作用、成土作用以及各种生物过程等自然地

文档评论(0)

flyb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