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G+产芽孢杆菌.ppt
第十四章 G+产芽孢杆菌 产芽孢的细菌是一群差异很大的细菌,大多数是G+,并能运动的杆菌。包括6个属: 第一节 芽孢杆菌属 本属菌种类繁多,有50多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但大部分为非病原菌,仅有炭疽杆菌是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蜡样芽孢杆菌中的某些菌株引起食物中毒 。本节重点介绍炭疽杆菌。 G+大杆菌,1.0~1.2μm ×3.0~5.0μm,无鞭毛,不运动; 电镜下的炭疽杆菌 动物的组织或血液中,该菌单在或呈2-5个相连的短链,菌体矢直,相连的菌端平截而呈竹节状,游离端钝圆,围绕以丰厚的荚膜;不形成芽孢。 荚膜具有抗腐败能力,当菌体因腐败而消失时,仍有残留荚膜显示,称为菌影。 在牛、绵羊体内所形成的荚膜最明显,马、骡次之,猪则更次。 动物体内的炭疽杆菌在接触空气中的O2之后,形成芽孢。在培养基上,此菌常形成长链,并于18-24h后开始形成芽孢。 芽孢椭圆形,位于菌体的中央,且小于菌体的横径 普通培养基上,不形成荚膜。在血液、血清琼脂平板或碳酸氢钠琼脂上,于10-20%的CO2环境中培养,则形成荚膜。 炭疽杆菌的芽孢 在猪体内,炭疽杆菌的形态比较特殊(即形态不典型),菌体常弯曲或部分膨大,且轮廓不清(因其在猪体内不引起败血症,而在局部生长,常在咽部生长)。 在葡萄糖琼脂上生长的本菌,菌体内有不被复红着染的球状小体。 本菌为需氧菌,厌氧情况下也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7℃,PH7.2-7.6。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长24h, 强毒株:形成灰白色、不透明、大而扁平、表面干燥、边缘呈卷发状的粗糙型菌落,即R型菌落。 无毒或者弱毒株:形成小而隆起,表面较为光滑、湿润,边缘较为整齐的光滑型菌落,即S型菌落。 在血液、血清琼脂平板或碳酸氢钠琼脂上,于5%的CO2环境中培养: 强毒株:形成圆形凸起、光滑湿润、有光泽的粘液(M)型菌落。 无毒或类炭疽菌株:仍保留其原来的特点。 血液琼脂上,一般不溶血。 炭疽杆菌在血班上形成的菌落 普通肉汤培养24h后,肉汤上部清亮透明,管底有白色絮状沉淀,液面无菌膜或菌环形成。 ②明胶穿刺培养,细菌除沿穿刺线生长外,还向四周呈直角放射状生长,上部放射性生长较长,愈向下愈短,整个培养物好似倒立的雪松状。培养2-3天后,明胶上部逐渐液化,呈漏斗状。 在含青霉素0.5IU/ml的培养基中,幼龄炭疽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受到抑制,形成原生质体,相互联结成串,称为“串珠反应”。若培养基中青霉素的含量加至10 IU/ml,则完全不能生长或轻微生长,此特点为炭疽杆菌所特有,可用于与其他需氧芽孢杆菌相区别。 炭疽杆菌的串珠现象 生化试验不是炭疽杆菌的主要鉴定项目。 我们可了解一下内容:分解葡萄糖,VP试验阳性,还原硝酸盐,不产生吲哚、H2S,H2O2酶阳性。 1、繁殖体:抵抗力不强; 2、芽胞体: 抵抗力非常强,对热、干燥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在室温中干燥后可存活十年,在动物皮毛上能活数年,混入泥土中可活存数年至数十年,每到春夏时期地面长出青草时,可将泥中的芽胞带至地面,牛羊食入而受感染。牧场一旦被芽胞感染,传染性可保持20-30年。炭疽杆菌的芽胞对碘敏感,1:2500碘液10分钟即可杀死芽胞。 炭疽杆菌的抗原主要有: 1.荚膜抗原 仅见于有毒菌株,与毒力有关,为一半抗原,无免疫保护作用,但具有特异性诊断意义。 2.菌体抗原 为多糖抗原,与细菌毒力无关,但性质稳定,加热或高压不被破坏,故常用Ascoli试验,此试验特异性不高,但仍沿用。 3.芽孢抗原 具有免疫原性,可使动物产生免疫保护 。 此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但也可经呼吸道及皮肤创伤或通过吸血昆虫传播。可引起各种家畜、野兽和人的炭疽杆菌病。 牛、绵羊等草食兽易感性最强,肉食兽次之,禽类一般不感染。 草食动物表现为急性败血症,菌体常在动物死前数小时才出现于血液;猪表现为慢性局部炭疽(咽部);肉食动物表现为肠炭疽。 仓鼠、豚鼠、家兔均易感,人也感染,易感性介于草食动物和猪之间。表现为:皮肤、肠、肺炭疽,因侵入途径不同而不同,最后转归为败血症死亡。 炭疽病人的皮肤炭疽 炭疽杆菌毒力主要与荚膜和毒素有关,二者缺一不可。 1.炭疽杆菌在体内形成荚膜,荚膜物质对炭疽抗体有抑制作用,并抗吞噬,有利于细菌的扩散和增值。 2.炭疽毒素分为2种: 一种为致死毒素: 一种为水肿毒素:可破坏血管的完整性,增加其通透性,造成血容量不足,血循环异常,局部组织出血、水肿、坏死。并形成出血性胶样浸润。(动物天然孔出血),动物最后死亡。 细菌可变异为产荚膜不产毒素或产毒素不产荚膜的弱毒株。 炭疽形成芽孢后,可造成永远的疫地,因此死于炭疽杆菌的动物严禁剖检,只能取耳根部血液(即末梢血管采血),必要时可切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