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方法和途径.doc

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方法和途径.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方法和途径

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方法和途径   摘 要: 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条件:明确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是高校实践育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强有力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是高校有效开展实践育人重要条件;灵活多样的实践育人方法是高校实践育人纵深发展的不竭动力;系统多元的实践育人评价与激励机制是确保高校实践育人发挥实效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验和锻炼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1]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重庆市在全市大学生中重点开展以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为主的“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可见研究和探索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方法与途径成为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育人的内涵与价值。 实践育人并非与文科专业无关,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理工科专业的实验。实践育人是为了使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在一定的教育科学和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社会生产生活,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的一种育人方式,[2]是完整的与人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践育人相比理论教学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价值。首先,实践育人注重与人行为的实践性,知行转化离不开实践的磨炼,实践育人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教授,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其次,实践育人场域范围是广阔的社会,注重人本性的回归,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解放出来,通过实践活动,实现思想理论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回应,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在“知行合一”中得到体现。 二、明确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是高校实践育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目标既是实践育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实践育人教学活动运行的最终归宿,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实践育人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之中。目标性是实践育人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根据实践育人活动的这一目标性特征,高校在实践育人教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应当坚持目标性原则,即实践育人教学体系的建构必须立足于区域乃至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着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等非认知性目标,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合一,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遵循实践育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学生认知规律,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设定总体与具体多层次目标,使“实践育人教学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整个高校教学育人的过程之中。 三、强有力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是高校有效开展实践育人重要条件。 建立完善和强有力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条件,至少包括认识保障、制度保障、基地保障等几大类。 1.认识保障是确保高校实践育人顺利开展的前提 在认识、思想观念上,要充分认识实践育人理念的科学性,明确实践育人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人才培养的特殊意义。实践育人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其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建立起学生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在实践过程中提升知识水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要形成全员关注与支持实践育人的合力,增强认识,突破“精英化”的限制,实现“全员化”。打破原有“树典型、造声势”的思想,改变实践团队只针对少数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特长学生参与的局面,通过整体动员、自寻出路、集中评价的方式,缓解“实践如何面向全体”的压力,形成一个面向全体的实践育人环境。 2.制度保障是确保高校实践育人顺利开展的根本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中共中央[2004]16号文件和教社科[2008]5号文件都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在高校多年来实践育人工作的基础上,坚持制度创新,完善和改进实践教学制度,形成高校实践育人的完整格局与框架。从前期准备(信息收集、确定方案、组建团队、培训动员等)到中期实施开展(具体实践、实践指导、信息报道等)到后期总结评价(信息反馈、经验交流、成果展示、表彰先进等)整个实践育人环节,环环相扣,扎实周密。要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法规,规范志愿者行为,明确志愿者的权力与义务,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3.合适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实践育人教学效果的关键 社会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