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域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江苏农业科学.pdfVIP

基于域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江苏农业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域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江苏农业科学

— 242—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第45卷第10期 余艳艳,杨凤海,周 浩,等.基于县域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0):242-246.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7.10.066 基于县域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1 1 2 1 1 1 余艳艳 ,杨凤海 ,周 浩 ,胡 博 ,陈玮嘉 ,王 元 (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2.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04)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特点及其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该地区1990—2014年土地 利用变化情况,从土地利用、自然状况、人文影响3个方面出发,运用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分析该地区土 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1990—2014年,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变化较强烈,耕地、林地及建设用地面积呈 上升态势,草地面积减少,且流向主要为耕地及未利用地,水域逐年缩减,未利用地大幅度减少,流向为耕地、林地和草 地;(2)该地区生态环境指数先升后降,由1990年的0.58上升至2001年的0.68,生态环境状态整体转好,但仍处于临 界不安全状态。至2014年,生态环境指数出现下降,变成0.45,为较不安全状态,生态环境逐渐恶化;(3)各县域生态 环境差异明显,24年间克东县、拜泉县、泰来县生态环境指数变化较大,生态环境出现恶化,其次为齐齐哈尔市市区、 富裕县、依安县、克山县,基本维持在较不安全状态,龙江县、讷河市、甘南县生态环境指数先增加后下降,生态环境受 到破坏,生态退化。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PSR;县域;齐齐哈尔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0-0242-05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随着城 对该地区1990—2014年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价,研 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加剧,人地 究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一定的现 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生态环境是 实意义。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态环境的破坏将直接危及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自然生态系统,引发一系列土地生态问题,关于土地利用变化 [1] 生态效应问题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 1.1 研究区概况 国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针对土 齐齐哈尔市地处松嫩平原,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3省 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某一方面效应而展开[2-8],注重的 (区)交汇地带,位于46°13′~48°55′N、122°24′~126°41′E。 是土地利用变化在全球尺度上的影响[9-10]。国内部分学者 该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 通过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对大气环境、土壤环 563.1mm,年均气温3.6℃,无霜期 122~151d,日照时数 境、水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等单一生态要素的影响[11-13];另有 2714.4h,平均海拔 146m,且土壤以暗棕壤、黑土、黑钙土、 部分学者通过构建生态效应指标体系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 草甸土和沼泽土为主。全市辖9个县(市)及市区(富裕县、 态环境的影响[14-16],研究重点逐渐从土地利用的综合生态环 拜泉县、甘南县、依安县、克山县、泰来县、克东县、龙江县、讷 境效应转向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方面,且注重于单 河市和市辖区),2013年总人口556.99万。 环境要素的影响力,而社会经济压力考虑较少,研究尺度主要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集中于区域和地方。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