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模型感知走向对模型优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对模型感知走向对模型优化

从对模型感知走向对模型优化一、案例背景 数学模型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像、图表等描述客观事物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在小学数学的各个知识领域都有体现,但不同知识内容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也不同。笔者在上学期的一次校际联赛和教坛新苗展示活动中所执教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方阵问题”,无疑是体现模型思想的一个典型素材。“方阵问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方阵为题材,对封闭情况下“植树问题”的再研究和具体运用,通过对方阵中“每边数量”“边数”“总数”的自主探究,探索出此类问题中各数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模型思想建立的一般过程,感受数学模型的魅力。以下是笔者两次磨课的详细再现与反思。 二、两次磨课过程 第一次教学实践 1.课前游戏,渗透新知 游戏:教师请8位同学上讲台来排出几种不同的正方形,目的在于让学生排出以下两种正方形,让学生初步感受站在四个角上的人有重复的情况。 2.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师出示下图: 请按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的顺序读出下面的各句话。 教师主要以“每句话4个字,4句话应该一共有4×4=16个字,为何该处只有12个字?”为矛盾的起点,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进而按自己的想法来列算式计算这里的总字数,并且结合圈一圈的方法解释自己的算式。 例如:算式:4×4-4=12。 图释: 算式:4×2+2×2,3×4…(图略) 现场情况说明:课前的游戏和情境所创设的游戏学生都很喜欢,而且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学生对信息背后的数学知识并不太感兴趣,导致该环节花时17分钟,严重影响教学的进度以及学生思维的速度与深度。 3.主动探究,建构新知 在上述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学习,要求如下: 该环节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决方法,再交流互动,展示各种算式并让学生结合图来解释算理。 4.归纳总结,构建模型 上述活动完成后,在所得到的各种方法中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更加简便。紧接着将每边的棋子数改为8颗,再进行尝试解决。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完成后,请多名学生展示算式,并用图解释算理,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对前面材料的思考,归纳总结出解决该类问题的通用方法。 所归纳总结出来的通法为: (1)每边上的颗数×4-4=总数 。 (2)(每边上的颗数-1)×4=总数。 5.拓展练习,巩固模型(略) 反思评析 1.在创设情境时,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游戏对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部分学生沉浸在游戏之中,导致不能很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将要学习的知识上来,游戏的热度减缓了切入重点知识教学的速度,冲淡了学生思考的深度。 2.本节课所选取的素材单一且雷同,在课前游戏和创设情境及主动探究环节,均采用四边形这样单调的材料,只在“每边上的数量”这个单一的维度上进行变式,能让学生感知规律和归纳总结的素材不够多、不够广,说服力又不够强,学生对于建模过程的体验自然也就不够丰富,造成学生在根据所体验的素材进行归纳总结建立数学模型之时显得吃力,且仅仅是归纳出每边上的颗数×4-4=总数和(每边上的颗数-1)×4=总数,而不是:每边上的颗数×边数-重复的数=总数和(每边上的颗数-1)×边数=总数。因此,在学生解决如“一个五边形花坛,每边上摆7盆花,每个顶点摆1盆,请问一共需要多少盆花”时,部分学生显得无从下手,一些学生仍然是依葫芦画瓢地运用所建立的模型,简单地将问题处理为(7-1)×4=24和7×4-4=24,由此可见,学生所建立的模型过于特殊,过于单一,不具有一般性。 3.本节课时间上的安排不合理,轻重不得当,原本应以探究与建模环节为重点的教学过程,却因受创设情境环节的影响,使得建模过程不突出,严重影响本节课的质量。 鉴于此,可以清晰地发现学生本次建模过程是失败的,大部分学生还未真正理解所建立的模型背后所蕴含的知识、方法。综合上述种种不足,笔者通过查阅课本和教参,思考该课的问题所在,渐渐地有了些许的感悟,于是进行了修改,在教坛新苗展示课上再次实践。 第二次教学实践 再次教学实践前,备课思考的焦点在于: 1.如何选取素材,可以直接切入重点知识的教学,并且能让学生体验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 2.如何用好素材,通过对同一素材的变式,能让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地充分体验建模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变量与不变量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进而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出解决该类问题的通用方法(即建模)? 3.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使得一节课的各个环节轻重得当? 修改一:情境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