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工、区际贸易及地区工资差距关系探究.doc

区域分工、区际贸易及地区工资差距关系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分工、区际贸易及地区工资差距关系探究

区域分工、区际贸易及地区工资差距关系探究 [摘 要]分析我国地区之间工资差异的变化趋势及其产生的根源,对我国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进行测度,得出我国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总体上呈现先扩大后收敛的趋势,其中转折点在1999年前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在产业层面上的区域分工水平在1998年前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并从劳动力流动与区际贸易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地区之间工资差异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区域分工;工资差距;区际贸易;要素流动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0-0072-04 作者简介:王文良(1984-),女,宁夏石嘴山市委党校助教,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 一、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我国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是在逐步扩大还是趋于收敛的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蔡昉等(2000)的研究注意到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收敛的俱乐部”,具体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不断加大,东部地区的工资水平增速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的工资差异却呈现出收敛的趋势。钟笑寒(2006)的研究显示,地区间劳动力的流动并没有带来区域收入差距的收敛。无论是城乡差距,还是地区差距,都没有呈现出缩小的趋势。相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出现了显著的扩大倾向。而根据王建新和黄鹏(2009)的测算,中西部地区的相对工资增长速度在1999—2007年间要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一期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收入水平出现了显著的收敛趋势。钟笑寒(2006)研究发现,地区工资水平与劳动力收入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关系。随着早期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加速,地区之间的工资水平差距逐步扩大,而到了后期则表现出明显的收敛现象。区间工资差距先是扩大,后期则“收敛”。综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呈现出先逐步扩大,后期又逐步缩小的变化过程。 就如何消除国内区域之间工资差异的问题,学者间的观点有着很大的分歧。其中有三种观点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第一种观点是通过发展贸易来消除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作为要素禀赋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推断,要素均等化理论(FPE)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考虑包括运输费用在内的交易费用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将会在贸易过程中趋向于均等,并且这与要素的存量大小无关。但是Levinsohn等(1994)指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本身只是一个假定或推论,与现实并不相符。并且该假定的传统表达方式掩盖了其要表达的真实意义。实际上,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表达的是产量组合变动的一种机制,而并不是要素价格的绝对均等。如果无法证明产出的不同组成受要素供给制约的话,则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最终是无法实现的。中国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具有明显的大国经济特征,因此研究各国之间贸易的国际贸易理论同样适用于我国地区之间的区际贸易。作为一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区际贸易会通过作用于地区间要素 价格的均等化来提高参与贸易区域的要素收入,实现有效利用现有要素禀赋资源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目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有利于消除工资收入水平的地区差距,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如果其他因素不变,通过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劳动力资源必然从低工资水平地区向高工资水平地区流动。而劳动力要素的生产率服从边际递减规律,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工资水平较低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倾向于提高工资水平的增速,工资水平较高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倾向于降低工资增长速度。于是,两个地区的工资水平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趋于平衡。根据这种观点,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内部区域之间的工资差异应该是缩小的。以蔡昉(2003)为代表的研究认为,消除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的障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但也有不同观点,比如钟笑寒(2006)就认为,劳动力要素的流入将有助于促进流入地区的工资水平提升,那些劳动力流入更快的地区,其工资水平的增速往往也越快。所以,如果区域之间在技能和教育方面存在差异,那么劳动力的加速流动反而会进一步扩大地区之间的差异。 第三种观点认为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可以减少地区间工资增长和收入的差距。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新经济地理学和规模报酬递增理论。该观点认为,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制造业,能够提高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并降低资本的边际报酬率,工资水平的增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根据这种观点,当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趋于一致时,工资水平也会一致。范剑勇、张涛(2002)在研究了美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地区收敛历程之后认为,区域工资差异的缩小不仅仅取决于消除要素在地区间流动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是否能够快速实现工业化,完成产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