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质量控制与标准化.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刷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印刷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陈章才 1. 印刷材料:纸张、油墨 2. 墨层厚度: 3. 网点增大:印刷压力等因素 4. 灰平衡 : GCR技术 5. 叠印和色序; 6. 晒版控制: 标准化 二、印前系统人员应掌握的的信息 1.重要性:印前的工作与印刷车间的工艺参数有密切的关系 2.目的: a. 检查分色片正确与否; b. 印刷的参考标准; c. 小批量或模拟印刷; 三:彩色打样的重要性及标定 3、打样的种类 感光片由片基、感光层和保护膜等组成,感光层属光聚合型,利用其光致粘性变化有选择地吸附显影色粉,形成打样图像 直接由拼版系统中存储的像素产生,彩色矩阵打印机打样。 软打样 彩色显示器模拟印刷图像分色 硬 打 样 机械打样法 色粉打样法 热升华打样 其他 克罗马林打样法 数字打样技术 4、打样的标定:根据印刷工艺参数,确定打样设备参数的工艺。 5、彩色打样系统的标定:打样的标定要与实际的印刷生产工序为准进行标定 a. 确定印刷工序的典型工艺参数: 最佳实地密度、最佳网点扩大率、最佳叠印率等 b. 检验打样标定的准确性 基本信号条要素:Y.M.C. k四色、实地、50%网点色块 c. 打样后处理:特殊要求的印品如包装印刷等印后整饰 d. 控制打样的一致性:打样控制条 使用:用同一台密度计对彩色样张和印刷样张进行测量,把测量结果画在GATF彩色六角形上,再把所得的两个六角形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打样样张和印刷样张是匹配的,从而说明彩色打样系统得到恰当标定。 GATF彩色六角形 第五节、印刷品质量评价的因素 一、审美因素 印刷品的美学效果主要跟工艺人员的设计水平有关。设计时的字体选择、色彩设计、美术图案、图像位置、版面编排样式以及对纸张、油墨的选择等都跟印刷品的美学效果有关。 良好的设计可以使印刷品表现出良好的美学特性,然而有些被认为“良好的”设计实际是不符合排版、印刷等方面规律的。有些设计,用在某些纪念册封面上时反而可能是合适的,但用在高品位化妆品的广告上却又很不妥当。 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前些年的设计,大部分都显得过时。这就是说,在图像设计方面,有一个是否“时髦”的问题。 由此可见,印刷品质量的美学因素,实际上是设计人员的想像力与创造力的体现。一个优秀的设计人员应该熟悉审美方面的设计准则,应该知道承印材料、油墨和印刷工艺等方面存在的技术制约,以便使印刷品产生优良的美学效果。 二、技术因素 在完成了印刷品原稿的格式设计并确定了印刷方法、油墨与承印材料之后,能够对印刷质量产生影响的便是技术因素。 印刷品质量的技术特性包括图像清晰度、色彩与阶调再现程度、光泽度和质感等各个方面。 技术因素就是在印刷生产的各个工序中,对印刷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在制版、印刷设备及印刷材料特性限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出设计好的内容。 包括可以用数量表示的,如色彩与阶调; 不能用数量表示,但可以用语言描述。例如:为了获得最佳的印刷品质量,必须把出现龟纹的可能性压缩到最小程度;再如为了提高文字印刷品易读性,需要采用低光泽度的纸张。 三、一致性因素 允许各个印张之间的变化可以有多大?这是印刷过程中质量稳定性方面的问题。随着印刷数量增加,印刷时间相应延长,在这段时间内,各种可变因素的加入,必然会反映到印刷质量上来。另外,由于印版耐印力方面存在问题,有时候需要在中途更换印版,也可能由于纸张、橡皮布、印刷机方面的故障,不得不在中途停机,从而使原来的水墨平衡关系受到干扰,一旦重新印刷,其印刷质量就不可能与先印的一致。 3、容许的偏差极限。这需要根据产品的类型和客户的要求决定,例如,报纸印刷就可以有较大的色彩变化,而化妆品或食品包装产品的颜色就不允许有较大的色差。 1、视觉的分辨能力。例如:在标准观察距离上,网屏线数为150线/英寸时,套准变化最大允许值为0.05mm。超出这个范围,视觉上就能观察出图像发生的变化。 2、设备本身固有的特性会产生无法控制的图像变异。例如:现有的胶印或凸印机的输墨机构不能保证印张上从前到后产生一致的密度,在同一印张上的密度变化可达0.15。 在评价图像一致性时应该考虑 印刷质量评价体系 印刷图像的分析评价往往带有主观性 造纸生产者,喜欢按照承印材料的质量评价印刷品质量; 印刷工人对他们力图控制的印刷质量参数更为敏感; 广告人员则从信息媒介传递的角度评价印刷品质量; 一般读者没有这些专业性倾向,但对印刷在报纸上、旅游手册上、课本上的图像质量却抱有一定的期望. 第六节 彩色产品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