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生物必修3 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在内环境稳态中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一、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及意义
1.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
3.稳态的失调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原因
4.稳态的意义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实例:
①只有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②适宜的温度和pH等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2.实验流程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2)稳态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独立活动来维持的(×)
(3)稳态是由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
(4)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5)生物体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是因为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析:选D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异常 D.血糖含量偏高
解析:选C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导致细胞代谢异常。
4.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D.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析:选D 稳态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而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几个重要方面为体温、pH和渗透压。只有保持内环境的稳态,才能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故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
B.内环境稳态受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共同调节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解析:选C 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
6.当肌肉细胞缺氧时产生的物质、pH的变化及需要的缓冲物质依次是( )
A.CO2、迅速降低、NaHCO3
B.CO2、基本不变、H2CO3
C.乳酸、迅速降低、NaHCO3
D.乳酸、基本不变、NaHCO3
解析:选D 肌肉细胞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进入血液后,被NaHCO3和其他碱性物质中和,使pH变化不大。
1.对内环境稳态概念的理解
内容 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成分的稳态,如氧气、葡萄糖等的含量;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平衡,如渗透压、pH、温度等 实质 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基础 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基础是机体的调节作用,结构基础是各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
2.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基础
(1)直接参与的器官与系统:
①消化系统:消化道营养物质,消化道毛细血管。
②呼吸系统:肺泡肺部毛细血管。
③泌尿系统:血管肾脏形成尿液。
④循环系统:由上述内容可看出血液是所有生命活动的中转站,它的成分能充分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2)间接参与调节稳态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3.稳态失调与相关疾病
疾病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引起疾病的症状 尿毒症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自身中毒综合症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疾病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引起疾病的症状 感冒发烧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严重腹泻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疲倦、全身不适、恶心
[题组冲关]
1.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06.28)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与考试辅导(文本).doc
- (2011.06.17)婚姻家庭法学期末复习答疑(文本).doc
- (2011年10—12月合刊).doc
- ------产生时差.ppt
- 0.1的盲人视力和1.5的飞行员视力,只差这套护眼瑜伽!.pdf
- 0-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绪论-ok.ppt
- 003 sm S430胶片扫描方法081202.pdf
- 01月05日招聘信息.doc
- 02芳香烃.ppt
- 04穷举法.ppt
-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生物选修1 专题六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doc
-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物理选修3-4 第十三章 第1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doc
-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生物必修3 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doc
- 201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射频部分考点内容整理.pdf
- 2017下半年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下午真题.pdf
- 2017尔雅课程创新思维训练答案.docx
- 2017全球方便面排行.docx
- 2017年北京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考研笔记整理3-育明·斯泰朗考研考博.pdf
- 2017年北京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真题考研真题学长笔记参考书考点-育明·斯泰朗考研考博.pdf
- 2017年南阳考点(西医类别).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