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理世界 心理世界 知识世界 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原 世界 多元论 波普 木 水 土 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原 多元论 火 金 世界 彻底的唯物论与彻底的唯心论都是可知论. 两者的区别: 一切唯物论的可知论都是反映论,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 但是唯心论者看来,不是由物派生感觉观念,而是由感觉观念派生物。 中国的朴素唯物论 阴阳说 4.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4)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世界是可知的吗?) 可知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人们通过感觉认识世界,超出感性范围外的问题是根本无法回答的。 ——休谟 我们只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物自体”。 ——康德 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彻底的唯物论与彻底的唯心论都是可知论,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一切唯物论的可知论都是反映论,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但是唯心论者看来,不是由物派生感觉观念,而是由感觉观念派生物。 4.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5) 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第一方面是本体论问题,是首要和根本的。 第二方面是认识论问题,影响本体论的彻底解决。 唯心主义 是人类认识之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第一方面 (思维对存在 的地位问题) 二元论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 同一性问题) 5、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 是主张世界是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 物理学之后 公孙龙 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辩证法: 是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 辩证法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 2.哲学中的“两个对子”间的关系 (1)区别:二者回答的问题不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世界的本质 “是什么”的问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回答世界的状况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②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互贯穿和交织。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阶级划分及其相互斗争的物质根源、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明显地暴露了出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科学前提 科学发展新阶段所取得的新成果,其中主要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进化论),为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产生奠定了科学基础。这些新成果表明世界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不是人的感觉或思维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资源 Hegel (1770~1831) Feuerbach(1804-1872)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黑格尔创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第一个全面地自觉地叙述了辩证法。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发展过程,这是黑格尔最重要的贡献。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思想中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是头脚倒置的,唯心主义的封闭的哲学体系窒息了革命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最大的贡献是在德国哲学唯心主义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这是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但是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哲学时,把其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抛弃了 . 马克思和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拯救出他的辩证法这个“合理内核”,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历史唯心主义,吸取了他的唯物主义这个“基本内核”,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特别是提出社会实践的观点,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了起来。 3、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5.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1)马克思、恩格斯的转变。(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2)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神圣家族》。 3)天才世界观的萌芽——“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十一条,1845年春天) 4)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 5)新世界观的问世——18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