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幼儿心理卫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幼儿心理卫生

偷窃(stealing) 偷窃不仅是一种品行障碍,也是违法的重要表现之一。 幼儿的偷窃行为比较少见,性质比较单纯。 原因与防治 幼儿心理问题的防治 一、心理问题的三级预防 二、幼儿心理治疗的方法 心理问题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指提高幼儿心理素质,消除病因。依赖于社会、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共同合作。 第二级预防: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心理异常患儿。工作重点在幼儿园和家庭。 第三级预防:指减轻患儿的损害,促进康复。工作主要在医院、康复机构和家庭进行。 幼儿心理治疗的方法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心理治疗种类繁多,对幼儿常用的有行为治疗、游戏治疗、家庭治疗和认知治疗。 第五讲  幼儿心理卫生 幼儿心理卫生 第一节 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 第二节 幼儿心理行为问题 第三节 幼儿心理问题的防治 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 一、心理卫生由来与发展 二、心理健康标志 三、心理健康的判断 四、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卫生由来与发展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又称为精神卫生或心理健康。 讲究心理卫生,就是要依据人们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健康的个体心理活动,形成健全的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身心疾病,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由来与发展 比尔斯(Clifford Beers):《一颗自我发现的心》(a mind that found itself, 1908 ),其倡导心理卫生是号召人们增加对精神病人的理解,改善治疗方法和预防后遗症。 1984年在南京成立了我国第一所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 1987年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华儿童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等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儿童心理卫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心理健康的标志 心理健康只有相对标准,没有绝对界限,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区别。 智力符合常态;情绪稳定而愉快 ;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 ; 性格与自我意识良好 ;人际交往和谐 心理健康的判断 1 社会文化标准(具体应用时常常通过社会适应量表来评定) 2 发展标准(判断是否异常必须以正常心理发展标志作参照系,以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正常序列与速率来作标准 ) 3 症状标准(临床医学常采用的方法) 4 经验标准(即据专业人士、教师或家长个人的经验与观察来判断孩子是否异常)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B=P/E B——症状出现率 P——内外压力总和 E——自我强度 心理健康程度与自我强度成正比,与内外压力成反比(台湾心理学家柯永河 )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 外压力:指外界环境中存在着不良的应激源,形成一种压力,对儿童心理产生影响,它包括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的应激源。 (二)内压力:指儿童的身心需要未能满足,产生了挫折感,形成一种内部压力,影响到情绪和行为。 (三)自我强度:指个体应对内外压力的能力,这种能力与人的身心素质有关。 幼儿心理行为问题 一、心理行为问题分类 二、发育问题 三、学习问题 四、情绪问题 五、品行问题 心理行为问题分类 问题是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偏离常态的现象。 目前对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国际上有两种常用的症状学分类诊断系统。 心理行为问题分类 一是美国学者的Achenbach的两大症状群诊断法。是应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把儿童行为障碍按症状群划分为两类。一类为内部化障碍,又称超控障碍,这类障碍以极度焦虑为特征;二类为外部化障碍,又称失控障碍,以品行障碍症状为主。 二是英国学者Rutte的儿童行为问题分类。应用儿童问卷,按二大类症状群将儿童行为问题分为A行为与N行为。 A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即违纪行为; N行为(Neurotic- )即神经症行为 发育问题 1进食问题 2 睡眠问题 3 遗尿症 4 多动症 多动症 又称为注意缺陷障碍、轻微脑功能障碍(MBD) 指具有明显、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起病年龄5-8岁,男多于女,患病率是1.3-15.87% 。 多动症 表现:注意力涣散、易分心、做事有始无终、活动过多 ;任性冲动,自控力不足,易激怒,情绪不稳,学习困难。 病因 一般对幼儿不主张采用药物治疗。防治主要采用教育和心理行为疗法,如强化或转移; “自我陈述训练” “区别强化法 ” 学习问题 指存在学习缺陷(learning disability)又称为学习无能等。表现出基本心理过程异常、在理解、听说读写计算能力方面有显著困难。 关于语言和言语 学习问题 语言障碍和言语障碍是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