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TRIZ理论
TRIZ理论 哈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 刘 程 岩 一、什么是TRIZ理论 1 名称的来源 俄文:ТРИЗ——Т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 用英语标音可读为: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 英文: TIPS——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中文: 萃智理论 2 创始人:根里奇·阿奇舒勒 Г.С. Альтшуллер1926.10.15——1998.9.28(G.S.Altshuller) 创新等级 第一级:技术系统的简单改进,所要求技术在系统相关的某行业范围内(32%); 第二级:包括技术矛盾解决方法的发明,要求系统相关的不同行业知识(45%); 第三级:包括物理矛盾解决办法的发明,要求系统相关行业以外的知识(18%); 第四级:包括突破性解决办法的新技术,要求不同科学领域知识(4%); 第五级:新现象的发现(1%) (重要结论:95%的问题可以依靠已有的知识体系来解决) 破除思维惯性 1 功能思维惯性 2 术语思维惯性 3 物体形状、外观思维惯性 4 物体特性、状态、参数思维惯性 5 作用原理、领域知识思维惯性6 物质不可变思维惯性 7 物质成分、组件思维惯性 8 维数思维惯性 9 作用思维惯性 10 解决方案唯一思维惯性 11 单物质思维惯性 12 物质价值思维惯性 13 传统应用条件思维惯性 14 类比方案思维惯性 15 多余信息惯性思维 九屏幕法 超系统的过去 超系统 超系统的未来 当前系统的过去 当前系统 当前系统的未来 子系统的过去 子系统 子系统的未来 金鱼法(幻想情境分析法) 1 将问题分为现实部分和幻想部分 2 问题一:幻想部分为什么不现实 3 问题二:在什么条件下,幻想可变为现实 4 列出子系统、系统、超系统可利用的资源 5 提出可能的构想方案 6 如果不行,再次回到第一步,重复 “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这些原理用15分钟解决问题” ——阿奇舒勒 “人类历史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笛卡尔 二、TRIZ理论的基本概念 1 技术系统:所有运行某个功能的事物。 2 管理矛盾:需要解决问题,却不知如何解决的情况。 3 物理矛盾:系统中的问题是由一个参数导致的,系统一方面要求该参数正向发展,另一方面要求该参数负向发展。 4 技术矛盾:系统中的问题是由两个参数导致的,两个参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5 物—场模型 6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TRIZ的工具体系 问题模型 工具 解决方案模型 技术矛盾 矛盾矩阵 创新原理 物理矛盾 分离原理 创新原理 功能化模型 知识库 知识库中的方案 物—场模型 76标准解系统 标准解 1 技术系统发展的S曲线 诞生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 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组件 2提高理想度法则 3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子系统 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 系统 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 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 超系统 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2 常见的物理矛盾 类别 物理矛盾 几何类 长与短 圆与非圆 对称与非对称 锋利与钝 平行与交叉 窄与宽 厚与薄 水平与垂直 材料及能量类 多与少 时间长与短 密度大与小 黏度高与低 导热率高与低 功率大与小 温度高与低 摩擦系数大与小 功能类 喷射与堵塞 运动与静止 推与拉 强与弱 冷与热 软与硬 快与慢 成本高与低 物理矛盾一般来说有两种表现 一是系统中有害性能降低的同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