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

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 冉永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现代外语》编辑部 (2011年4月,天津) I. 引言 语用能力:一个老话题。 普遍事实: 外语或二语的语言能力(如语法能力、词汇能力、语句能力等)普遍强于基于语境的运用能力,即“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 强于有效的“以言行事能力” 或“施事能力”(doing things with words)。 语用能力就是一种语境能力,体现为语言使用的语境适切性(contextual felicity)。(Roberts 2002, cf. Horn Ward 2004,Taguchi 2009 ) I. 引言 语用能力缺失,或语用能力不足,是外语能力突破的一大桎梏、一大瓶颈。 新时期下,外语教学所面临的一大新挑战。 一种共识: 需要培养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付诸于教学实践及交际活动,更加从容地应对对外交流的国际化趋势。这是外语教学的迫切性、现实性。 II. 语用能力是多学科关注的问题 语用学与外语教学、外语学习、语言习得、语言测试等之间交叉渗透,存在共同关注的议题,如语境介入、语用信息(如非字面信息等)、(正负)语用迁移、语用容忍等,都涉及语用能力。 代表性研究: Rose Kasper: 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2001)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2002) Bardovi-Harlig Mahan-Taylor (2003) Teaching Pragmatics Pütz Aertselaer (2008): Developing Contrastive pragmatics: Interlanguage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Taguchi (2009): Pragmatic Competence Schauer (2009):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Development 等等……. III. 语用能力观 20世纪70年代,Hymes提出“交际能力” ,一种语用思想。 20世纪80年代,Canale Swan 提出“四种能力”: 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话语或语篇能力 也即:语言能力(第一种能力)和语用能力(后三种能力)之分,隐含了对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和恰当性的之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之分。 III. 语用能力观 80年代,Leech区分grammar (the decontextualized formal system of language)和 pragmatics (the use of language in a goal-oriented speech situation in which S uses language in order to produce a particular effect in the mind of H). 据此, linguistic competence分为grammatical competence (abstract or decontextualized 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the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to achieve a certain purpose/goal and to understand language in context),这不同于Canale Swan 的划分。 III. 语用能力观 20世纪80年代,语用学者Leech 和Thomas提出: 语用语言(pragmalinguistics) 社交语用 (sociopragmatics) 据此,语用能力分为(Thomas 1983, Prucha 1983) : (1)语用语言能力(pragmalinguistic competence):选择恰当形式,包括策略能力(如直接或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 )、语法语用等。 A: Thanks for your help! B: * Never mind. ( ‘没关系’,形式选择错误) You’re welcome. (恰当形式) III. 语用能力观 (2) 社交语用能力(sociopragmatic competence): 包括社会地位、社交距离、权势关系、话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根据文化背景差异的了解。 如: A: * Are you married? B: S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