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昭明文选研究
第一节 汉魏六朝著书、编集动因考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著书与编集是两种不同类别。即使著书,也并不同于现代的概念。先秦时期,能称著作者,指的是圣人经书。《礼记·乐记》说:“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颜师古《汉书·礼乐志》注此句说:“作谓有所兴造也”。“兴造”是指作者无所依傍,创造,当然这创造是有限制的,即《礼记》所说:“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这自然非普通常人而可为,必得圣人始能制作,所以《礼记正义》说:“圣者通达物理,故作者之谓圣,则尧、舜、禹、汤是也。”由此可知著作者本指圣王的经书,张华《博物志》称:“圣人制作曰经,贤者著述曰传。”与“作”相对的是“述”,《礼记正义》说:“明者辨说是非,故修述者之谓明,则子游、子夏是也。”可见“述”在于明辨是非,述圣人之意,也即《汉书·礼乐志》所说:“述谓明辨其义而循行也。”这也就是张华所说的经和传的区别。这一观念至汉犹然,王充《论衡·对作》说:“或曰:‘圣人作,贤者述,以贤而作者非也。《论衡》、《政务》,可谓作者。’非曰作也,亦非述也,论也。论者述之次也。五经之兴,可谓作矣,太史公书、刘子政序、班叔皮传,可谓述矣。桓君山《新论》、邹伯奇《检论》,可谓论矣。今观《论衡》、《政务》,桓、邹之二论也,非所谓作也。”王充这里否认有人将《论衡》称为著作,指出他的《论衡》既不是作,也不是述,而是论。“论则考之以心,效之以事,虚浮之事,辄立证验”,《论衡》即“就世俗之书,订其真伪,辩其实虚”。王充对著述的看法仍然同于《礼记》。这里他又引进了“论”体,其源亦出孔子。王充引孔子说:“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是以论也。”这是将疾虚订伪的批评看作论,而与李充“研核名理”(《翰林论》)的说法不合。从王充叙述的作、述、论三种图书看,分别所指的是经、史、子。史书称述不称作,也来自史学家自己的意见。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在回答壶遂时说:“余所谓述故事,整齐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从以上所论看,秦汉以来的著书观念,总起来也不过是经、史、子三类,对于诗辞赋一类文学作品,当时并没有给予承认。但是,不承认不等于不存在,即使《诗三百》被列入经类,不再作为文学的例证,也还有屈原的《离骚》。先秦两汉时期,尽管文学地位不高,还不可以与经、史、子抗衡,但辞赋的写作却是大量的、普通的。不幸,这一现象在当时的著述观念中是被忽视的。其原因除了文学本身地位不高之外,恐还是与当时文学作品没有以书或集的方式出现有关。刘向曾裒集屈、宋作品,名为《楚辞》,但并不是作为文学总集,东汉时,王逸还努力想尊之为“经”,恐也与著述观念有一定关系。文学作品既不能称为著、作,也与述、论绝不相同,随着文学作品的数量增多,地位的提高,编集就势在必行,于是经、史、子之外,集部就独立为一类了。这便是汉魏六朝著书、编集的背景。由于这一背景具有如上所述的复杂性,汉魏六朝时期著书、编集的动因、所采取的体例也就各有不同。比如六经,按照汉儒的解释,是“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慢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天禀其性而不能节也,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故象天地而制礼乐,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者也。”当然,儒家解经,并不合乎事实,如《诗三百》就非出自以上目的,但自先秦以来,统治者掌握了解释权,遂成为后人接受的事实。因此,本文的分析也就排除掉经的部分。 秦汉时期著述,大抵集中于子、史,总结其著书动因,大概有这样几种方式:一、道困著书。如《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困于宋而作《中庸》;又如《孟子列传》记:“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二、嫉世与发愤。《史记·荀卿列传》记:“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又,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历举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吕不韦等圣贤著书的遭遇,说《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这就是有名的“发愤著书说。”三、著书立言,自成一家。《太平御览》卷第六百二引《吕氏春秋》说:“吕不韦为秦相国,集诸儒使著其所闻,为十二记、八览、六论,合十余万言,名为《吕氏春秋》。暴之咸阳市,门悬千金于其上,有能增损一字者,与之金。”以上三种方式是秦汉著书的主要动因,所举例也都属子书。在史书的编著中,也是如此。如司马迁作《史记》,应属于发愤一类,但另一方面,《史记》贯彻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思想,又使这一部书不能简单地作史书看,它的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司马迁对人类社会高度的哲学思考。 然而诗赋等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案(2023春.pdf VIP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案.pdf VIP
- 一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个案.docx VIP
-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大单元教学方案与反思.docx VIP
- 甘肃《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消耗量定额》.pdf
- 高中英语1.5万考点.pptx VIP
- 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全单元课件.pptx VIP
- CFMOTO春风动力450SR S CF400-9(6AQV-380101-3000-11 CN233)摩托车使用手册.pdf
- 水电站砂石系统施工组织设计(221页).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复习必背).pdf VIP
文档评论(0)